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83|回复: 0

[申爸指导]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定制兴趣,构建理想】---2021.05.26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 22: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6-2 23:02 编辑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定制兴趣,构建理想

2021-05-26
鲁-康萌妈0712男七1512女中
申爸发的课件,有些若不是因是申爸发课件形式,估计我也就扫一眼,因是申爸发的课件有的是硬着头皮看完的,看完就看完,也记不住更说不出什么。今天的还只看了齐白石老先生那篇。我在想不怕枯燥乏味,刻苦努力这些,是不是申爸说的只是一种现象,就是我们外人看到的,感觉的。但是在本人那是兴趣,那是乐趣,是自得其乐,不知不觉中做的事情,一种愉悦的状态,忘记时间。
康萌妈这样的猜想,还有别的妈妈也产生过吗?如果有,也来说说看。咱们呢,刚一开始那会儿发的课件,比如说金岳霖那样的文章,妈妈们只要去读,感觉几乎“都还可以”。可是,一步步,到了启功的齐白石,周振甫的徐调孚,妈妈们的态度,就完全分化了:很多妈妈努力,硬着头皮“看下去”;但确实也有个别妈妈乐在其中。“乐”不乐的,跟什么有关系?

深-薪妈0804男七1407孖女一
《记齐白石》我反复看了两遍,也许对字画的喜爱,也许作者几件轶事对齐白石的另一个认知。说到摘抄、复制,记得我学生时代因为喜欢画画,都会把报纸上的、杂志上的、图书上的一些好的图、文字等会剪下、摘抄或描绘在自己的收集本上,当做宝贝收藏起来,有时候也在想,怎么现在的儿子不会收藏呢?其他小朋友是否有这样收藏的习惯呢?《作者的知音》,开始兴趣不大,不知道讲述啥。但是反而越看后面兴趣越大,特别里面穿插了其他人物的管理及做事来衬托徐调孚。徐调孚对开明书店的支持,开始出于对朋友还是对自己认为对的方向的坚持,及齐白石对雕刻、书画的热爱及坚持,我想都离不开今天早课的“乐之”。
你们麻麻自己看哈,有妈妈把齐白石看了两遍。从一遍都读不下去,到反复地看,这里面的差别在哪里?薪妈自己就说了:“......我学生时代因为喜欢画画,都会把报纸上的、杂志上的、图书上的一些好的图、文字等会剪下、摘抄或描绘在自己的收集本上,当做宝贝收藏起来......”,对某个主题的喜欢程度,取决于从前在这个主题上的浸润程度。

很久以来,一个显著的现象,一直困扰着申爸:这现象就是家族现象。我们的课件里的人,还有写课件的人,他们很多,其实都有亲戚的关系。他们是一簇一簇地生长的。比如,比较通俗的为大家所知道的,金庸原名是查良镛,作为诗人翻译家的穆旦的原名叫查良铮,他们什么关系,从名字就可以猜出一二。确实,他们是同一个家族里的平辈人;徐志摩是金庸娘家那边的平辈人;琼瑶在金庸娘家那边,晚一辈;蒋百里是金庸的姑父....不知道蒋百里是谁的妈妈,可能知道蒋百里有个女儿,叫蒋英;不知道蒋英是谁的妈妈,肯定知道钱学森。钱学森是蒋英的丈夫。这就翻到了钱家,如果你继续去翻,你能翻出钱学森跟钱钟书、钱穆......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这种事情呢,不但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很普遍的现象。人才是一窝一窝出的。庸俗简单不负责任的解释是说,这是遗传造成的。他们的那个基因好。可是,这种粗放的猜测,不符合明显的事实:他们的家族里边,跟普通人一样,不行的,其实是占大多数子女的。即便是亲兄弟,遗传基因完全相同,也有完全不行的。你说他不行吧,等下一代,他又培养出一窝兄弟几个,都很厉害的。还有呢,就是完全八竿子打不着的家庭,会忽然飞出金凤凰。比如沈从文。而沈从文呢,因为娶了叶圣陶所说的“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幸福一辈子”,所以你搞不清接下来,他的家族,该怎么算了。是按张家那边算,还是按沈家这边算。

总体上的推测呢,就申爸自己而言,申爸不认为是他们家的基因有什么特殊。这种基因归因论,太粗糙了,稍微细微一些的现象,就完全解释不了。并且,它也不能做个体上的预测。那一窝一窝的人才,是怎么出来的呢?是他们所处的家族环境造成的。我们只要破解了他的环境中的关键因素,就能够进行模仿,也能起同样的作用。他们的家族里的那些孩子,对吧?对于兄弟们来讲,相对之间的差异,基本上没有。同一个爹,同一个妈,在同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到十四岁......都一样。决定了其不同前程的,在于十四岁之后的际遇。我们先看哈,就十四岁之前而言,作为一个群体,这些孩子跟外面社会上别的孩子之间的差别。其差别,薪妈已经明确指出来了:他们日常所接触的,就是日后喜欢看《记齐白石》的时候所需要的先期经验。一个人,会对什么新东西感兴趣呢?对包含他先期经验的东西感兴趣。如果全是“第一次接触”,那么就会很枯燥。

豫-骆妈0605男九1307女二
看齐白石那篇比较仔细,其它几篇是快速划过,遇到熟悉的内容,比如讲到某本熟悉的书,会停下来细看,不觉想到孩子们的“听词”“读字”,某领域熟悉的词汇越多,越能定神来看。写齐老的文章,开篇就写“寿材”,倒是引起兴趣,往下读,思维就开始飘了……是“成大家可以任性”,还是“从心所欲不逾矩”?齐老对后人“不临帖”的教导,和作者对“不临帖”之前的补充,也在说这层关系。想到新凤霞,自然地从“质”到“文”,想到考场作文……很散很乱,表达能力太差。读这些文字,还有一个感觉:作者的心是沉静不为外物影响的。
骆妈在她的反馈里,说得很清楚。针对这一点,我们花果山的解决方案在这里:我们借助小孩子伴听和阅读的敏感期,把未来喜欢反复读《记齐白石》所需要的词汇,都给拌了。他们是有那样的书香环境,耳濡目染,就把骆妈所说的那些词汇,在日常就准备好了;我们没有,也没关系,反正伴听就行了。很多妈妈在思考说,不就是个《木偶奇遇记》么?市面上烂大街,内容不都一样的吗?为什么非要徐调孚的那一本?如果没有目光,眼睛光盯着眼前,那当然是“一样的”。可是,你妈妈要是能把眼光放长远的话,你看到孩子十七岁,到了他能看《作者的知音》的时候,事情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哇塞,我当年喜欢看的那本《木偶奇遇记》,竟然就是徐调孚写的!”这种感受,在孩子那里会引发完全未知的一系列的反应:他会去找徐调孚唯二留下的另一本书,《中国文学名著讲话》;有可能按着出版社,去翻徐调孚编辑过的书。这就厉害了。

妈妈们要知道的一件事情是,名家是跟名家对眼儿的。你不可能指望徐调孚去编辑一本毫无水平的书。名家跟名家对眼儿,还表现在,能认识到徐调孚的厉害,能写文章来纪念他的,也非等闲。写《作者的知音》的周振甫,本身也是编辑。他手下的书,也非等闲。当然非等闲了,钱钟书所有在中华书局出的书,全都出于周振甫的编辑。就一本《木偶奇遇记》而引出徐调孚,就徐调孚而引出他的书,他编辑的书;就知道徐调孚的那篇文章,引出文章的作者周振甫,文章的作者的书,文章作者编辑的书......事情就是这样扩散开来的。

一个孩子,在十七岁,遇到到了那篇《作者的知音》,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岁月中,触发上述一连串的反应。两位名家编辑的书,就这样的一种方式被摸到,并且阅读了,这孩子将来就厉害了。而回过头来,大家族里的十七岁孩子,看没看到《作者的知音》,完全是随机的。即便是双胞胎,也有可能哥哥在上厕所的时候,随手拿起爸爸丢在厕旁的书,上厕所这么个功夫,就把这篇文章看完了;而弟弟就没在那个时刻,去上那个厕所。随机可以随到这么大的程度,随机的结果又会在哥儿俩那里,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一旦由于某个微小的因素,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了正反馈的循环,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就自己用时间去进行放大了。这一切呢,都起源于那本毫不起眼的《木偶奇遇记》,还有在当年看来.....并且在其后的十来年的时间里,一直都如此....毫无用处的作者。

孩子小的时候,一切都很重要。因为你不知道在未来,哪件小事,会导致雪崩式的正反馈——这种效果,完全是随机的。我们花果山的策略很简单:进行全覆盖。未来,有价值的事情,是“抱团儿”的。就好比说,四大名著的节本,有一组就是茅盾、宋云彬、赵景深和周振甫节的。我们只要卡死四大名著,把它硬跟这几位联系到一块儿,未来,孩子他自己怎么跑,也出不了圈儿:无论是四位里的哪一位,都足够他追溯下去,最后,把一整个学术界,全拔起来。在孩子成才的道路上,必然性和偶然性,就是这样起作用的。在必然性方面,我们利用孩子天赋的敏感期,进行全覆盖:左右他也跑不出去。在偶然性方面,到了一定年龄,这些课件,就起作用了。

如果你的孩子是从小在花果山的资料体系中浸泡过来的,那么,等孩子到了十六七岁,他一定会对课件中的某一部分,产生强烈的兴趣。这兴趣,并不以外行人看来的枯不枯燥来区分,而是遵循孩子内在建构的完备程度。他会对外行看来极度枯燥的长文,产生强烈的兴趣;也会对于很多人都感到“挺有意思”的文章,嗤之以鼻。哪个孩子对那些文章感兴趣,这是“随机”的,无法预测,说不准;我们能说准的,只是孩子肯定会对某些课件,产生强烈的兴趣。这就足够了。反正我们全覆盖,他哪条路走,也都出不了圈;既然出不了圈,也就无所谓走哪条路。只要走,就行——而我们能肯定,他一定会去走的。甭管喜不喜欢具体的内容,只要阅读了这些课件的妈妈,共同的感受是什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它自带优越感。优越感是人类的社会性本能的一种反映。妈妈要理解的一点是,优越感并不总是“烦人的”,优越感也会很可爱,就如同那些大师们在课件中的表现那样。妈妈不要忘了,无论是课件中的当事者还是课件本身的作者,记录的人和“记录的人”,其动机,全都来自于优越感的。

“我的朋友胡适”,妈妈们想想,当年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有多少人;当这些人跟对方吹嘘“我的朋友胡适”的时候,他的心理状态是怎么样的....孩子呢,从小开始长大。他的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完善,强大起来。肯定有那么一个时刻,在那里,孩子在意识中,已经明白自己可以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在经验上,已经知道在社会中,什么是好,什么是为人们所崇尚的.....这个时刻,就是水面点了。在这个点上,孩子只要知道啥样的人好,他的本能,就起作用。在关键期,阅读课件的结果,就是让孩子代入感......这就是理想。

这个关键期呢,肯定是在高考之前....最要紧的要劲儿的那个时段:原因很简单,那么多孩子,高考报志愿,不知道报什么。毫无理想。毫无理想这个事儿吧,其实等价于“他根本不知道在社会环境中,什么是好”。看高中阶段孩子教育的具体情况,大面积的十八岁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不奇怪。理想很重要,建构很简单。你找准了时机,给他课件,就行了.......当然了,在此之前,孩子的成长环境,要给他建构起“喜欢读这些课件”的基础。嗯...今儿先说到这儿吧。

接下来,接着看课件哈。
忆老舍.pdf (315.16 KB, 下载次数: 12)
记张元济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办的几件事.pdf (456.97 KB, 下载次数: 9)

连续课件,今天应该是第四部分了:
第4部分.pdf (921.8 KB, 下载次数: 10)

沪-眉豆妈0706女八
先看了张元济和忆老舍,老舍那篇春来忆广州以前看过,同时对他那句“多种些叫他死也不肯死的花”印象深刻,当年就想着,你怎么就不能“死也不肯死呢?”当然后面又看了些其他人的文章,包括舒乙的,就只有一声叹息了。张元济那篇,也是由申爸介绍,去搜过商务印书馆的那段让人极度愤怒又悲伤的往事,可惜现在想不起他是在说哪本书时,说再也重印不了了的。好消息是前两天看到“汉典重光”海外古籍数字化回归的发布会,把原藏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批古籍善本,给数字化了。

鲁-康萌妈0712男七1512女中
买那些名贵的花时,不做幻想,只尽心就好那段,我想到鸡娃心法。就是普妈生的普娃一个,我尽心就好,不做牛娃幻想,就不会焦虑。我们看过的见过的一切都存盘,很多都是有引子才会扯出。申爸给娃们开了无数食材,到了煮开想吃时,随时捞,自己调味,都是高汤,又各有各味道。

粤-帆妈0803男七
今天的早课看得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如此”!一面欣喜于读懂了申爸的意思,感觉到在孩子培养路上的种种希望“太好了”;一面又大悔不迭地“啊,这样的,我怎么没有想到”联系起来就可以想明白了,从伴听开始一直到出阅读敏感期这么多年的资料浸泡,不可能对孩子之后的兴趣、爱好没有影响啊!在全覆盖策略下,做好必然性的功夫,简直太重要了。站在申爸那样的高度去理解教育过程,不由得又生出一点敬畏:每本书、每件事,在孩子成长中都那么重要——即便这个重要性在当时没有别识别出来,我们也不知道在未来它能带来怎样的效应。如此说来,实在是每一天都要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做好手边该做的事情。

怀念老舍的文章之前和帆一起看过,我们都喜欢写广州的花那部分,犹记得帆说“怪不得广州叫花城”,似乎是经由老舍的文章才更了解一样;连载明白如话,一路看作者的成长经历,昨天为晁师傅和三姐雪中送炭的温暖感动,今天看到唱戏的各种行头为商家打广告又不禁一笑;张元济先生是商务印书馆的元老,他的功劳,文章里都有讲到。看东方图书馆和涵芬楼藏书毁于战火那部分,痛心不已;从《四部丛刊》到《丛书集成初编》的每一部,都是工程浩大的文化盛事,张先生在其中的付出真是难以想象。

豫-豆苗妈0712男七1508男大
今天的课件感触挺多,先写下来。以前对于清华北大的印象就是中国最好的高等学府,学霸如云,如果能在那里求学固然是幸福的,如若不能也只能怨自己水平不到,无须强求,一切顺其自然了。但是读了朱自清先生和乔冠华同志的回忆录,以及申爸的早课,对清华北大的向往油然而生。回想自己的大学四年,好像很多事情都已经淡忘了,记得的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嬉笑玩闹。也许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常说“一定要和高层次的人交往”吧。这倒让我这个一向佛系的妈妈内心有点儿波澜壮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3 00:20 , Processed in 0.0786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