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68|回复: 0

[申爸指导]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未来社会需要能够创新的人才】 ---2021.05.27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31 23: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6-3 10:09 编辑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未来社会需要能够创新的人才

2021-05-27
接着说哈。一个孩子,他喜欢什么都行,但光喜欢学习,肯定不行。学习是一项辅助活动。甭管什么,如果孩子真心喜欢,他肯定是要进行学习的活动。他不学习,不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他是无法从事喜欢的主题的。因为他有爱好,爱好历史,所以喜欢历史这门学科……这是我们的思路。

其实呢,在高中阶段的孩子,是很容易喜欢上某个学科,进而朝着那个方向,一生去努力的。他正处于这个年龄,处于这个敏感期么。西方那些发达国家,他的高等教育效果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说,他的顶尖的大学里,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在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他真心地喜欢那个东西,他学着也有劲。我们这里呢,即便是清华北大,只要挨到毕业,毕业证一发,就烧书。两者间,有着巨大的差距。

我们的情况是,在学校生涯中,没几个孩子真正树立了自己的理想,从事自己喜欢做、好奇做的事情。大家都在等着“拿文凭”,拿了文凭,进入社会,再找自己的位置。他学习那么好,靠什么?靠毅力。我们的毅力的定义是说,压根儿不喜欢干的事情,自己逼着自己去干;毅力还有另外一种定义,是说即便喜欢的事情,也不要任性乱干,要有条理,有章法,循序渐进地去获得成就。任意妄干,你只能满足一时的冲动。很多年以后,回过头来一复盘,发现自己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自己要管理好自己。这就是彼得·德鲁克所提倡的观念。申爸第一次读到德鲁克的观点的时候,隐隐地觉着,有些怪。但到底哪个地方怪,申爸倒是说不太上来。直到好多年以后,申爸才想明白说,申爸所在的环境,不是德鲁克所说的环境。在申爸的环境中,各个领域最顶尖的人,一旦65岁退休,立刻就销声匿迹。没几个人喜欢自己干的事情,退了休,还忍不住死皮赖脸要去接着做,就像钱理群那样式的。而德鲁克身边的情形,是不一样的。他身边的朋友,包括他自己本人,好多都是钱理群。他当然从钱理群的角度出发去谈问题了。

这些个事情呢,在一些领域,有着很多的暗示。你好比说,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我们所从事科研的很多人……尽管大家论文发得很多,快世界第一了……他们其实是凭着“毅力”在应付一件工作,而非凭着兴趣在从事一项事业。你可以蒙骗圈外的人,但你是蒙不了圈子里面的人的。美国科学研究界,对于中国,并不怎么在意。中国的论文多是多。论文多没什么不好,但也没什么好,创造创新才是根本。你靠应付差事混口粮的人去跟一群超级粉丝去竞争创新,那不是扯淡的事情么。

这就好比说,你去到六线的小城市,你那里的亲戚,也重视孩子的教育,给五岁的儿子报满了成语班、电脑编程、幼小衔接班还有珠心算。你觉着她有问题,但你说服不了她,她的努力其实是徒劳无益的。你这样去做了,说服了,最后,你只能叹口气说:人是环境所决定的,她就在那个环境,没办法。在科研上,从美国的角度看过来,跟我们看六线小镇妈妈教育孩子,差不多感觉。不能怪他们,说我们科学研究不行,创新能力不行。确实不行。

这个话题哈,多说两句。科学研究真的那么重要吗?那要分对谁。如果你的经济是世界第一,那绝对的重要;如果你不是,那就绝对的不重要。对于所有的除了第一名以外的所有的国家,工业生产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工业文明时代,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这个能力第一了,很快,你在其他方面,也就全都第一,包括科研能力。

我们呢,从前啊,工业生产能力,不要说“第一”,连第二都不是。是第N名。所谓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过“实事求是”过滤之后,只剩下“工业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个命题了……连农业技术的育种,我们也是落后落后又落后。农业技术是最近几年,尤其是2010年,我国工业产值全球第一了之后,才发展起来的。而工业技术所需要的人才,跟美国他作为世界第一所需要的人才,它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每年培养三四百万工程师。这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需要。

现在呢,不要说我们下一代,我们这一代,就已经“望一”了。不论是从现实中,还是从理论上,“世界第一”的要求,已经明确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了。怎么应对呢?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引进人才,把一切阻碍中国高端人才引进和使用的藩篱,全部拆除。历史上,工业时代的任何一个世界第一,它都不是靠自己培养人才的……当然,除了当年的英国……德国是靠从英、法挖人,在电气时代领先的;美国是靠接收德、英、法,全世界的人才,才领先的;苏联是靠29年的世界大萧条,从整个西方世界挖人挖技术,才领先的。我们呢,也是如此。先挖人,把现成的一流人才吸引过来工作。

很多人不习惯,说科研,那些大拿们,会舍弃美国那么好的氛围,来中国?当然会了。原因很简单,科研是要钱的,美国很快就没钱投科研了:科学家申请不到项目,找不到钱。这一天,现在还没到,但是,你可以伸出手掰手指来算年了。很可能一只手的手指都没掰完,大规模的申请不到科研资金的抱怨,就出来了。失业呃!在美国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人,这些年,申请项目一年比一年难,但还能混下去。但是,拐点马上就到了:混不下去了。

现在呢,最好的策略是什么?到国内卡位!你要是有水平,先人一步,把位置先站上。过两年,环境熟了,架子搭起来了,美国的那个拐点也就到了。你回去,甭管是你的学生,你的同事,还是你的老师,你随便挑。不要以为,当年二战的时候,欧洲的每一个科学家,都能去美国的。哪有那种事儿啊!要不然他是爱因斯坦,冯·布劳恩,要不然,他在美国得有关系才行。苏联解体的时候,科学家,一流水平的,不要说去美国,就是来中国,没关系都不行。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红火的时候,你是宝;一旦落了架,落架的凤凰不如鸡。趁你还是凤凰的时候,到中国先把位置卡住!

这个前景,对于妈妈们呢,益处是在于说,你要是希望娃出国,就别做将来“留在美国”的打算了。美国人都失业,你娃留那儿干嘛?如果妈妈就是觉着外国好,希望孩子将来留下,那别去美国。去加拿大,澳大利亚都行。最近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中国政府已经把法规,政策,调整到位。今天早上,申爸看到新闻说,已经开门营业了。等会儿,申爸去找来给妈妈们看哈。
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呢,当然就是自己培养人才喽。超级高中,衡水模式,这些呢,是适应工业产能追赶阶段人才需求,才涌现出来的机制。一种统一的模式,高效机械化地大规模生产能够考高分的学生。喜不喜欢无所谓,反正培养出孩子的忍耐毅力就行。一个追赶中的中国所需要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非一个领先的中国所需要的模式。管事的当然知道这一点了。这几年,基础教育方面,铁腕力度的改革,不断出台:锁区,锁人,彻底拆掉以前的超级初中,超级高中;学校决计不允许加班补课;严管放学时间,严管家庭作业的数量,把孩子的课余时间,还给孩子。最近几天,北京还有更加严厉的事情: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补习班营业!如果中考的热情还掐不死,那下一步,可能就十二年义务教育,彻底地锁区,然后,拆分国有重点中学、重点高中,把师资力量平均化下去。

因为公平的原因,没有办法取消分儿。但是,让孩子一生中,只有一个分儿有用,就是高考。尽量把分儿对教育的扭曲,减少到最小。从现在喇叭的口吻上看,很明显,管事的不知道怎么样能够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孩子,但是,清楚地知道,什么机制是对创造力的培养起阻碍作用的。“我不知道怎么加速……先把刹车拆了再说”,这就是当前的现状。调整,已经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闹;这种深入到模式层面的调整,把所有跟教育沾边的人,都调懵了。

啊……先说到这儿哈。接下来,继续看课件
朱佩弦先生二三事.pdf (109.8 KB, 下载次数: 18)
冠华心中的清华园.pdf (260 KB, 下载次数: 19)

系列课件,今天应该到第五部分了吧?
第5部分.pdf (1.04 MB, 下载次数: 27)

沪-眉豆妈0706女八
前面两篇真不好看,朱佩弦先生那篇在我看来,既不情深也不意切,从文中看出来作者跟朱自清并无深交,连课都没听过几节,难怪也写不出什么来,只是写一篇表示“我也是认识朱先生”的罢了。还是喜欢看侯宝林的,虽然他的笔下(还是口中),所描写的人物既不高大上,环境也是社会最底层。我去看看他怎么写俞平伯先生的,朱自清那篇还有错别字。

京-赵妈1105女四
第一篇有点像我姑娘憋作文的感觉,曾经要写一篇难忘师恩,没有真情实感哇!

我感觉不生动呢。

豫-骆妈0605男九1307女二
我看着挺真挚啊!交往不多,做为小辈,那种恭敬、谨慎的感觉还是写出来了。让人生气的是最后几句:这小子,竟然有先生的亲笔信,还给遗失了! 如果有老师给几栗壳儿,骂几句,也许心安些。而且申爸也有错别字,主要你对第一篇没好感。

汕-登妈1111女三
幸好今天前两篇够短,大师的为人多都是相似的,对后辈多是热情与提携,申爸这波清北后的课件妥妥的,自己看这些也学了不少,大体底蕴越深厚越能谦卑。
连载看不够,活生生一部进化史,有人的,有城市的,对新北京人感觉尤为不同。
看到了一个点,他喜欢相声,开始研究它,那时是16岁?
逗笑的一句话,“您听段相声吧”说完,甭管人家答应不答应,张嘴就唱。
今天看到他父亲自杀了,这几天一直有个感觉,这种永远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日子,怎么才能让自己不寻短见,我想唯一的做法就是人一直忙着,撑过去。可以看到他一路就是没停过的。当然这可能就是无意识的。
为什么想到这个呢,因为听我妈说过小时候那个年代,街坊邻居时不时就会有自杀的,因为日子实在活不下去,那种恐怖的日子,她可能也有过那种念头吧,但她更坚毅,努力生活,从我有记忆起,就没停过,摆摊卖过各种东西。唉感触。

粤-帆妈0803男七
第一篇感觉是跟前辈大师交往不是太多,感受不深。读到作者带着俞先生的亲笔信去见朱先生,以为会带出朱俞二先生的精神风貌,朱先生说有私事可以来我家,以为会有私下问学请教,有更多感人的故事;后面写朱先生写信笔札的工整,说“这方面我是有亲身体会的”,那亲身体会呢?接着写出来就很好啊,不过作者只在清华中文系一学年,也没选他的课,只能这样了。

粤-涵妈0807女七
《朱佩弦先生二三事》
文章介绍了朱自清先生和他公私分明的作风,在公,课堂上对学生要求严格,在私,与青年态度谦和,对他们热情关注,但是没有太多事例佐证,都是口述或者引述他人的话语,可看出确实如作者自己所言,接触不多,私交不深。
《冠华心中的清华园》
1、写了乔冠华年轻时奢侈地看了一场梅兰芳的表演:年轻时代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经历会在以后让人深刻印记。
2、写了乔冠华16岁在清华读书,而这被视为一生道路的起点,因为此时他读到了树立一生信念的书籍——马克思的著作,这对于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当他看到年轻人的信仰出现问题,会非常严厉的批评。
3、介绍了对清华园导师和生活细节的回忆。——老师(金岳霖、贺麟)
总的说来,结合申爸的早课,14岁之后经历的事,读过的书,遇到的人都至关重要,从乔冠华在清华接触马克思主义,最终他信仰马克思主义并走上革命道路就可以看出来。

京-豆妈0806男1212男
我发现我自己的状态,两,三页的文章读起来很容易,四页可以坚持读下去。一拉好多页,就有畏难情绪。
《朱佩弦二三事》朱先生的为人,平易近人,与相识不久的学生的热情,会让人终身难忘。让我想起鲁迅先生为不熟的青年人批改文章。
读到先生热情严格受着原则性的制约。对学生学习上要求严格,为人处世,都表现出一丝不苟。
看完文章对于清华,联大都有向往。
思考:美德,品德,品质都是始终如一的,知行合一。
《冠华心中的清华园》我真实感受到了那一代人的真切情感,纯粹的,没有扎染的。很让我钦佩和向往。
冠华与清华深厚的情感,与启蒙老师的情感,那么真挚,像是亲人。对于自己坚信的真理与信仰,为之付出的努力,坚定的献身革命。
最后一段冠华的人生概述,读的慷慨激昂,让我想起支撑一个人的精神,持久的引领一个人的一生,终其一生。

深-薪妈0804男七1407孖女一
今天的文章看完没有什么触动,《朱佩弦先生二三事》,看完忘记了,就记得一句“你要是有公事,就到我办公室找我,如果是私人谈天,就上我家去”反应朱自清平易近人。
《冠华心中的清华园》,看完后感觉冠华严谨、执着,还有梅兰芳,我也喜欢梅兰芳。

黑-顺妈0807女七
《冠华》 每个人都有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读哪所大学就决定了你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和同学,未来的命运走向哪里。这也是为什么同学聚会回母校如此有吸引力的一个原因吧。
《朱佩弦》 先生治学严谨,对学生严格要求,私下里又关爱学生,工作和生活中都为他人着想。能遇到这样的老师着实令人羡慕。
《第五部分》看着侯先生的生活真是辛酸,不光是挨饿受苦,学艺的历程也十分曲折,甚至后来还闯了关东。侯先生的才能和表达方式就是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

冀-腾妈1209男二
今天早课更加深了在花果山的优越感!现在盲算也成了吃饭睡觉的一部分,真是感慨孩子直面任务的能力真强,只要妈妈想加上的,他都能很好完成~譬如星期天娘俩为了摘词鸡毛半天,也只那一次,后来几天腾都能不用提醒的去按要求完成。真赞,怎么让妈妈这么省事儿呢,说一次就行了。

豫-豆苗妈0712男七1508男大
今天的课件感触挺多,先写下来。以前对于清华北大的印象就是中国最好的高等学府,学霸如云,如果能在那里求学固然是幸福的,如若不能也只能怨自己水平不到,无须强求,一切顺其自然了。但是读了朱自清先生和乔冠华同志的回忆录,以及申爸的早课,对清华北大的向往油然而生。回想自己的大学四年,好像很多事情都已经淡忘了,记得的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嬉笑玩闹。也许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常说“一定要和高层次的人交往”吧。这倒让我这个一向佛系的妈妈内心有点儿波澜壮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6 08:07 , Processed in 0.0715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