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09|回复: 1

[申爸指导]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谈大脑前额叶被激活的重要性】---2021.03.14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4 22: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3-16 15:49 编辑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谈大脑前额叶被激活的重要性

2021-03-14
咱们呢,将会跟好多年前一样,开小作坊了。这次,是针对初中高年级到高一的孩子的,我们来解决智力建构的后半程的问题。当然,这个建构好了,顺便,把高考就拿下了;效果应该不错,就跟当初,建构智力的前半段,顺便把英语拿下一样的感觉。

这是远景。现在,咱们还得接着摩挲碎陶片。人的大脑,在十岁的时候,间苗期结束,在青春期早期,前额叶开始加速发育。前额叶非常重要,但并没有成为神经生理学研究的热点。这并不是因为这个课题不重要。重要是重要,可人们可能不知道该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就好比说,从神经生理的角度,来研究数学的神经生理机制,这个课题,任谁都能看出来,非常重要。可惜,到现在,人类连数学是什么,都还整不清楚,也不知道要针对哪个脑区,来研究数学的神经基础。

没有有力度的理论上的假说,你打开大脑,看着满世界的脑回,你不知道该去研究哪个地方,怎么研究。以前,我们只是知道,作为高级神经系统的核心的前额叶,大致在哪个年龄段,开始加速发育……什么时候发育结束,也众说纷纭:开始没个标志,结束也没个标志。现在,尽管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但开始的标志,已经非常明确了:就在孩子晚上开始突破自己的习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完全自主支配的独处空间,晚上挺着,很晚才去睡的时候,开始的。

按照以往的经验,在这个时点上……一个新的脑区发育好了,开始起作用的时刻……应该有一大群敏感期,蜂拥而至。申爸就是按照这个设想,闭关,专心致志地进行观察。随时戒备,高度警觉,随时随地准备行动……只要观察到了什么。可惜,两年多时间,什么也没观察到。以至于,申爸泄气之余,得出初步结论说:初中阶段,孩子没什么决定性的发展。大家该干啥干啥,别指望这个了……

结论还没说完整,大申那边,就有行为上的表现了。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标志性的行为,第一次出现,非常重要;可是呢,要采取行动,最佳时点,却不在第一次出现那个时候。应该再往前一段时间才对。神经系统,是要有一个发展的阶段,发展到了阈值,才会出现行为。抓要抓前此的那个发展阶段。可是,前要前到什么时候去呢?前到的地方,也应该有一个不起眼的标志性事件出现的。可是,申爸想了好久,也没想清楚,前边的那个标志性事件,到底是哪个。记载没有,想又想不清楚,那就只好去看孩子了。

2021年3月1日,大申开学的日子。2月28日晚。申爸跟大申说,你假期这样的颠倒黑白,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上学的时候,就痛苦了,让你调整,调了一个寒假,也没调。过去的事,就不管了,你今天晚上,应该早睡一会儿了吧?大申想了想说,我十点就睡。申爸:太晚了吧?九点睡吧。明天要上学了。大申:九点半吧。申爸心里嘀咕说,但愿今天晚上十一点,能躺下睡觉。让申爸万万没想到的是,九点十五分,大申就从房间里出来,洗漱。不到九点半,就关了灯,睡觉了。哎呀!这个事儿,不寻常啊。在申爸的印象中,自打大申开始晚上不睡起,一直到那时,只有一天,是早于十一点半睡觉的。那天,大申看上去肯定是不舒服,病恹恹的。吃过晚饭,自己就拿着手机,歪在床上看。很久,没动静,申爸推门一看,躺在床上睡着了。既然着了,申爸也没叫醒他,关上灯,关上门,让他继续睡。这一觉,从下午四点半,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大申才起来。除了这一次,甭管你是打是骂,讲道理说服,讲感情感动,从来就没早于十一点睡过。怎么的都不行。当然了,晚上不睡,早上就不起。假期你不每天早上去磨嘴皮子,起床,他准能给你睡到下午去。就是不起。

其实呢,申爸早就应该注意这个现象,稍加分析,为什么。可惜,申爸司空见惯,从没刻意想过这个现象,到底为什么。申爸当年自己也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么:都这样,这有什么可怀疑的呢?诶!这一次,事情奇了:大申居然这么早就睡了。搞得申妈都奇奇怪怪的感觉。申爸觉着,孩子大了,懂事了,知道明天上学困,今天晚上早点睡,进行调整……也就这样的想法罢了,没有太多感觉。惊异来自第二天。3月1日,大申开学日。第一天上学,作业不多。大申回到家,很快就把作业做完了。申爸建议说:“今天早点睡吧!”大申很痛快地说:“行!今天我九点就睡。”九……九点?申爸看大申好几眼,确定自己没有听错。晚上九点钟,大申洗漱完,自己去睡了。第二天,申爸跟大申聊天儿,谈到为什么这么早就睡了,大申说:“睡觉多得(děi)啊!比玩游戏都得(děi)。傻瓜才不睡!”

哎呀!大申对自己主观感受的描述,瞬间把申爸脑海深处的某种记忆就唤醒了。还记得我们总结的,判断小孩子是否进入伴听状态的金标准吗?晚上睡不睡觉。如果伴听到位,孩子到了晚上,倒头便睡!伴听的根源在于,孩子在那个年龄段,大脑的脑区,在快速发育。这种发育产生了听的内部需要。这种自然产生的需要一旦被满足,孩子就自己把自己累得倒头便睡了。

现在,申爸白天的做法,正好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导致大申晚上到了点儿,也倒头便睡。新脑区的发育,带来了新的“伴听”敏感期。申爸设计的解决别的问题的措施,无意中变成了新阶段的“伴听”。而新伴听,它的产物,正好就能解决高考的问题。这就如同,把伴听的内容换成英语,正好就解决了小孩子的掌握英语的问题一样。本来,申爸“发明”这个措施的时候,着眼点就在于“定制兴趣”来的:高中的孩子,对于学习,他不感兴趣。你既然不感兴趣,我就为高中的课业内容,定制兴趣好啦。

那时候,申爸满脑门子都在想着“定制兴趣”,完全没有一点儿“新伴听”的念头。实践的结果,竟然无意中触发了某个“金标准”。申爸竟然一时想不出,这是啥的标准。想了好几天,才渐渐地想明白。实践远远地跑到了理论的前头去了,搞得理论很狼狈。

从爱网那个时候算起,到今天,一晃儿十二年过去了。这十二年,是申爸探索初等教育,寻找终结解决方案的十二年。在这个时候,申爸长出了一口气:终于走到了尽头!同时,也有一丝的空虚,爬上心头。应该是,申爸一生中最激动人心,惊心动魄的时光,也就这样结束了。剩下的,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大申那里,申爸也就是收收官,把大申顺利地送进北大,了了申爸申妈一桩心愿,也就完了。然后呢,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去推广,将会成为重点。

我们的戏码继续:在大申一个孩子那里先做出来,在一小群的孩子那里,得到验证,获得经验,搞明白know how,再往更大群去走。于是呢,3月3号……还是4号来的,申爸就回来,开始warmingup,为小范围的验证,着手进行准备。


七一-深-薪妈-0804B1407G
今天跟儿子逛书城,看到初中各种各样的刷题资料,问他要不要?他说,不要,考数学前只要晚上早睡,睡眠好了,脑袋就清醒,思维就清晰,考90多分就不是问题。他现在睡觉都不用我叫,10点前就自己刷牙洗脸睡觉去了。是不是他也完成自主意识了。拔高伴听继续抓?
薪妈以为是伴随聆听。不是的。新阶段的“伴听”不过是种比拟性的说法,不是真的要去听。那么,新的“伴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

事情还是要从那个前额叶说起。申爸说了,申爸本以为前额叶的发育,会带来一大群的敏感期,就去看着观察。结果什么都没观察到,对吧?应该有的东西,没有出现,这需要解释。大脑呢,从它的表现上来看,它应该是一个“总线结构”的器官。外界的刺激进来,就放到“总线”上去。“放到总线上”的意思是说,刺激信号无差别地提供给所有的神经回路。至于哪个回路给激活,取决于那个回路的健壮程度。

所谓的健壮程度,是说这个神经回路,运行次数的多少。运行得越多,越健壮。同样的信号,越健壮的神经回路,越容易被激活,起作用。当然了,在前边,还得有一个条件,就是同一类信号,只有可能激活同类别的神经回路。比如说,听音乐的一个听觉信号,接收进来,无差别地传递给所有的用于视觉处理的神经回路,那些视神经回路就不会被激活。只有跟听觉相关的回路,才有可能被激活。

这里顺便说一句哈:为什么现在的艺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其实呢,它们确实越来越“艺术”,越来越“专业”了。好比说,现代音乐,进行探索的人,会摸索出某种音响的组合,这组合,竟然能让某些人把视神经回路打开!他们那音乐一响起来,就让某些人“看”到了某种东西。听起来很神,确实有能做到的。……一响起来……一篇小说,纯文字的描述,可以轻松启动人的触觉神经回路,让人“感觉到某种特殊的触觉”。在神经回路这个层面上来看,所谓的艺术,无非是你怎么激活特定的神经回路,让大脑产生你所需要的神经活动而已。这些神经活动,会带给欣赏者以特定的主观感受。

简单的例子就是:《我和我的祖国》的编导,可以轻松地让人产生“塑料故事”的感受……可惜,这种狗屁感受,他是成功了,可至少申爸不想要。但是,换个想要这种感受,并且分析这种感受是怎么来的人呢?对那些对故事本身不感兴趣,而把注意力放在研究“塑料感”是怎么来的人,这部片子,当然百看不厌。是部好电影。当没有内容,只剩形式的时候,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文艺创作市场的现状。这个时候,出现某些正常的、编剧导演和观众共high故事的片子,自然会爆棚。比如说……什么来的,豆儿昨天说的那几部电视剧。

嗯……回来。我们说了,外界的刺激信号进来之后,大脑拿它怎么办,接下来,什么样的神经回路,会被激活。我们来想想哈……前额叶发育,到了阈值,开始起作用了,对吧?这个全新的脑区,它里面的神经回路,功能在于说,要去控制其他的神经回路的运行。既然如此,它不直接对总线上的外界刺激起作用,这就是自然的事情了。它不直接对外部刺激起作用,那它对什么起作用?它应该对内部的其他的神经回路的活动,起作用……它本来就是控制其他具有具体功能的神经回路的么。

这就是说,申爸应该能够设计出某种人为的“外部刺激”,这种刺激可以十分精准地激活一些神经回路,这些神经回路,当然是控制具体活动的一级神经回路;这些一级神经回路的激活,再作为“刺激”,传递给前额叶,导致前额叶被激活,开始起作用。也就是说,借助一级神经回路,间接去刺激躲在后边的二级神经回路,成功地让它运行。

这时候呢,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说:申爸,你费这么大的劲,非得要人为地让前额叶的神经回路激活,为什么?有什么好处呢?这个问题,就涉及到申爸自己的哲学上的信念的问题了。总体上来讲呢,申爸的哲学观,是中华传统的“天人合一”。申爸相信“世上万物,理一以贯”。这就是说,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要契合自然整体的规律的(就是“道”)。所以呢,你要在教育上取得大成就,你必须“顺其自然”。具体到这里,“自然”指什么?一个新的神经回路形成了,自然要让它发挥作用。至于说,具体它会发生什么作用,尽管在出发前,申爸就有推测,但仍然是未知。这是需要探索的领域。你只有设计出那种能借助一级神经回路来调控二级神经回路的法子,让它运行起来,你才能观察到结果。

这是这个……十分熟悉的人,立刻就会指出申爸的问题所在:“你不是纯粹的中华哲学传统的继承人,你的思想中,有非常浓厚的柏拉图的彼岸世界的问味道!”这呢,也说得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申爸是典型的柏氏的那种先设计一个理想的彼岸世界,然后再想办法在此岸来实现的思路。机械论得无以附加。

总的来讲呢,申爸自己的感觉哈……你坚守纯粹的中华传统,可以;你笃信机械二元论,也不难。困难在哪里?困难在于说,你怎么把二者融合起来。“和”呀!中华文明的这个传统,你怎么在这个高度,做到它。申爸完全理解西医,申爸也似乎能够体会到中医的精髓;申爸两者都不排斥,两者好的地方都要,该用中医的时候中医,该用西医的时候,西医。在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领域,或者说,你怎么把中和西,“和”起来,扬长避短,让它们和谐共处这个角度,哲学家们最好的理论探索在哪里?

有哲学系或者知道的同学,@我一下哈!这个事儿,是申爸提上日程的一件事。在讲教育过程中,基础性的哲学观念的建构。这是这个……

在彼岸世界,你扛着逻辑的大棒,可以毫无底线地引入假设,然后,你想圆了,得出了这么个方案:设计一个人为的操作,能借助一级神经回路,激活二级神经回路。这比较容易,妈妈们知道吧?可是,你凭空想出来,这可怎么实现啊?它这个!就为了这个,申爸去年整整用了半年的时间,绞尽脑汁,想法子。最后,事情的发展是:不是“想”出来的,而是“碰”出来的。

先说到这儿哈,回头接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6 08:13 , Processed in 0.0687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