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恩妈成都0708B 于 2018-1-26 14:56 编辑
2018年1月24申爸发言 精华 让孩子多琢磨+朗读,一直读下去+自信 思考就是思考,没什么对错可言。思考本身就是目的。\ 景山数学课本上所有的内容,都朗读。孩子思考,妈妈就停下来,让孩子去“思考”....孩子要是能思考一整天,妈妈就在旁边坐一整天,看着孩子思考。 要是能思考一整天,那就厉害了! 最理想,最NB的状态是:孩子开始朗读,没一会儿,自己个儿就抱着数学书,在那儿猛琢磨。 妈妈不要先定个什么目标:朗读数学20分钟,朗读10页之类的....要定“目标”,就定为:一整天,都朗读! 咱们现在第一遍,破冰。 五六年级的大孩子哈,孩子如果“读着读着”就想拿笔做,就让孩子自己去做。妈妈干别的事儿去。 不是把“口述心算”一起做了。而是就是朗读。朗读过程中,孩子自己愿意说答案,妈妈不拦着.....当然也不刻意鼓励...孩子自己开始琢磨,妈妈也不拦着.....当然也不刻意鼓励.... 严格意义上的“口述细算”,咱们还没开始做。 寒假,改进了:以朗读为主,暂不进入“口述心算”状态。用朗读进行基础性建构。等基础有了,再口述心算。 新三旧一是学期模式。咱们要开启假期模式。两个模式目的不同,做法也不一样。
假期模式就是一直往下读。 对于大孩子,进入到要“老子天下第一”感觉的时候了。成就感,不是靠家里给,而是靠回到学校,课堂上,班级里给。 抓死一科....抓数学,最好不过...把一科彻底击穿。孩子的自信,就有了。 自信,对一个人的一生,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极其重要! ..对于七八九年级的大孩子,你们的目标,已经改变了:
要往前学,往前读,靠着高年级效应,让孩子在班级里,有“我是最强的”感觉。建立自信。
小孩子,建构数学的思维。
这两个侧重点,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