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04|回复: 1

[申爸指导]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为什么让宝宝朗读语文和数学课本】---2020.07.25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8 12: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0-7-28 18:29 编辑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为什么让宝宝朗读语文和数学课本


2020-07-25

粮妈
2020-07-25视频
申爸,请教一下您,今天的早课您说小孩子朗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天书读加伴听效果就足够好,可是我家孩子都已经习惯了每天坚持朗读,因为带着他读古文诗词三年了,熟读成诵,大学,中庸熟读到可以背出来了,朗读古文对他来说似乎没什么困难,只要自己带着读,读几遍读熟了,他自己会读,有时候我工作忙,他会说妈妈,今天都没有读古文,您看我还要带着孩子继续坚持朗读吗?

粮妈给了妈妈们一些非常好的例子,你们小宝妈,先看一下。申爸要问妈妈们一个问题:粮是在朗读吗?小视频的粮,不是在朗读哦......孩子是在背,就着文本背。那什么是朗读呢?朗读是说,就着文本,把文本变成连续的声音,说出来。粮妈给粮随便找一篇粮从来没有见过的中庸,然后,让粮就着拼音,认着字,把这篇新文章朗读出来试试,看需要花多少时间。这个过程中,粮的行为才叫“朗读”。这样朗读,读熟了,就是小视频里面的状态了。


小视频里面,孩子的行为叫什么?叫“表演”。对孩子来讲,“朗读”是一个不愉快的过程,不会有任何一个宝宝,喜欢“朗读”;但一旦读熟了,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表演”。麻麻们要区分开哈:什么是表演。咱们呢,花果山上,不反对宝宝们表演。妈妈带着宝宝,不管你在学校参加艺术节,在抖音上拍网红,参加各种电视大赛......都要得。


但是呢,咱们并不重视这个东西。这些东西,不过是“果”而已。我们重视的是其背后的“因”;花果山的要点在于关注“表演之后”,也就是说,我们关注的是那种“朗读”的过程,怎么把那种不愉快的过程,搞顺溜了;辨别出孩子的天赋所在,借助天赋,我们可以助力克服无数的“不愉快的过程”,获得成果。妈妈都喜爱焦虑。其实吧,你妈妈随时随地,去区分你看到的“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在“表演”还是在“生活”。你一看,是“表演”,你就不焦虑了。


说正经的:粮妈给了妈妈们一个漂亮的例子,让大家能够一致地说:小宝宝身上的天赋能力,是多么地惊人!即便是表演,粮进入到这个表演状态,其实也没有花太多的时间。粮到底是怎么进入到这个状态里面来的呢?粮妈搞清楚没?你们麻麻,看着粮的视频,你们就知道“结果是什么样的状态”了。可是,如果你想得到同样的结果,你的付出会是什么?麻麻们想过这个问题没?到底你们怎么做,就能让宝宝以最快的速度,达到粮小视频中读中庸的那种状态?你们小宝妈们,就着自己宝宝的经验,总结一下。总结出这个经验,干嘛呢?拿它来用到宝宝朗读语文课本、数学课本上面呀!整个小学的语文和数学课本,小宝妈们要集中精力,让宝宝朗读,对吧?全都读,读熟。


我们为什么不朗读论语中庸,而要朗读数学语文课本呢?原因很简单,朗读语文数学课本,孩子读熟后,未来还要用。老师会在课堂上,仔细地讲解孩子读熟了的那些内容,直到孩子彻底理解。老师不会在课堂上讲解四书五经,但会在课堂上讲解数学语文,这就是原因。申爸知道,社会上很有一些人,在鼓吹“传统教育方法”,背论语四书。其实呢,背那东西没啥用。没用的原因,是现如今,从宝宝小到成年,社会上教孩子的,是学校,是语文数学,而不是私塾。孩子的目的是将来考大学,而不是科举。科举才考四书五经呢!那“中华传统文化”怎么办?中华传统文化的奠基,并不主要靠论语!在咱们花果山,它靠《史记》和《三国演义》。


注意哈:所谓文明,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80%在价值观。而价值观,是在12岁左右形成的,对吧?在形成过程中,我们用到了《论语》,但是,使孩子在切身感受上,对论语产生亲近感的,是之前所接触的《史记》、《三国》和日常生活获得的经验。在12岁之前,孩子是不理解论语的。四书并非是切身的,“可视化”的;而对于12岁之前的小孩子,所谓的教育,来自于切身可视化的资料。


总之吧,咱们花果山,不提倡山上的宝宝朗读四书五经。搞那个,机会成本太高,不划算。但是,还是一贯的态度,咱们也不反对别人的宝宝朗读四书五经。因为那些宝宝如果不朗读四书五经,就什么也不读了。比较于什么也不读,还是读点儿什么比较好。好不好是个相对概念,看妈妈们拿来和什么比。所以呢,不存在绝对的“好”,也不存在绝对的“不好”。嗯......有妈妈在山上,但总是觉着,应该让自己的孩子读熟《论语》。如果妈妈参加了宣讲会,确实认同读熟《论语》,倒背如流,那就去做吧,不要犹豫。咱们奉行“监护人优先”原则......况且,教育这件事情,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艺术。艺术的意思的是说,它美不美,好不好,是“我”说了算的。


嗯......申爸还是要说几句。粮妈已经知道,粮在小视频里面的表现,是“表演”而非“朗读”了,对吧?那么,申爸要粮妈仔细总结一下的是:一篇全新的新文章来了,粮从第一次接触,到流畅程度能够达到视频中那样,一般需要多长时间?这段时间中,都做了些什么?


@二汕-登妈1111女 总体上来讲呢,想要孩子能够尽快达到视频中的状态,最好有一个前提,就是母子之间的默契。就像粮妈说的,“基本上从前都是我领着孩子读,孩子跟读,读多了我也随口可以说出来”。我们有一大堆问题:这种默契,在宝宝多大的时候形成比较合适?或者说,有敏感期吗?这种默契,怎么形成,需要多少时间?母子间的默契一旦形成,宝宝对于“把什么读熟”,有差异性吗?申爸意思是说,粮妈跟粮已经有默契了,再来一篇《中庸》,粮妈驾轻就熟,很快就能让粮进入到视频状态;如果换一篇数学课文呢?也会这么快就让粮读熟,能流畅表演吗?母子之间的默契,是四书五经要来一次、数学课本要来一次、语文课本也要来一次......?还是来一次就行了,默契有了,内容随便换。


登妈
其实就是一种信仰,如果你真心觉得这个很重要,虔诚的做起来,从可以给孩子读绘本的年纪就开始读这个就可以了,它的字句也短,重复性大。

模仿能力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并且都强。如果觉着“有的孩子强”,那不过是妈妈没有把自己宝宝的模仿能力,发挥出来罢了。其实呢,本质上而言,在12岁以下的教育中,我们所运用的,主要就是模仿能力。


申爸要跟你们说的是:放眼社会,母子之间的默契,现在还只是很少的孩子那里有。并且,这种默契的获得,是无意中得到的。这个不行。你们呢,小宝妈,要探索清楚规律,把偶然性,变必然性。你们要搞出一门课来说,花果山所有四岁到四岁六个月的宝妈,进来参加一个“默契”训练营,结束之后,你们每个妈妈跟每个宝宝之间的默契,就都跟粮妈那样了。这个课到底是要开给多大宝宝的?拿什么当教材,具体怎么做,能够以最快速度,帮妈妈和宝宝之间建立起这种默契?你们要有目的地搞清楚这些。


尤其是小登登,整个过程,你已经基本上走完了,并且,宝宝还没有完全走出敏感期,对吧?这个事情,必须得有合适的人来做。要不然,不是只见树,就是光见林。@二汕-登妈1111女 @京-可艾妈1410G @赣—粮妈1402b 你们合计一下,找一篇新文章,记录一下,从粮第一次接触,到读熟,具体经过了怎样的过程,用了多长时间。


登妈
指读数学吗?

读数学有特异性吗?还是只要母子默契建立起来,读什么内容都一样?这些问题,咱们目前还不知道。要做的,就是搞清楚这些问题。


登妈
但我有个问题,这种从小比较强的模仿能力,对数学朗读有没有小小影响?

申爸就目前来看,应该没有影响。以粮妈的这种方式,给宝宝印刻古文,跟未来的数学理解,应该不存在冲突。我们不建议印刻古文,而是伴听古文,主要的出发点,在二:一、印刻古文,机会成本上吃亏。不如印刻语文数学占便宜;二、印刻的方式,宝宝接触的古文太少,不够用。还是伴听厉害,那么厚的一本史记,很快就伴完了。


粮妈
3天基本上很熟悉,4天全部一字不漏。

你们看粮妈的经验......小宝宝们朗读数学,这方面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有孩子做得好,有的做得差一些。做得最好的孩子,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一般的孩子,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她们开班妈妈,她们只是“教”,带着妈妈们做就是了;但是,后台得有一些人,在思考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思考好,有答案,将来可以给开班妈妈开班,培训培训师。


恒妈
很多孩子这个现象,这也可以说明粮读数学不是背出来的。

嗯......你们小宝妈琢磨着,怎么把妈妈们的好经验,系统化,科学化哈。咱们接着说。恒妈指出了事情的关键。麻麻们呢,先要理解一点:什么是理解。我们说,自己对一篇文章的内容,理解了,我们到底在说什么?怎么叫“我彻底理解了他的话”?我们自己的头脑,被称作“理解”那种感觉,是怎么来的呢?大脑做了什么事情,就能让我们感觉自己“理解”了呢?建立联系。


我们看小宝宝,这一点,就看得非常清楚了。理解能力非常重要,对吧?那上帝是怎么给人类建构理解的能力呢?他的想法,很简单,又很精妙。他先是给小宝宝一种能力,甭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这篇文章,囫囵个儿地装进脑袋里。这种被称作“印刻”的能力,成年人是久已失去,并不能知道具体的体验是怎样的了。但对于小宝宝,这种能力随时随地,无处不在。要想建立联系,你就得先把样本整个地装进脑袋里,并且要经久不忘,才更便利。上帝让大脑就是这样做的。


现代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的。事实上来讲,在基础教育阶段,并不存在所谓的“因材施教”。各种的因材施教,拿出来秀的样例,不过是一些照着不着地气的白左们的梦呓做出的摆拍罢了。那些说得口水横飞,满嘴角都是白沫子,论文专著一堆堆地生产的所谓“因材施教”的作者们,你给他一个有40个孩子小学一年级班级,让他当班主任一年,申爸保证,这辈子,他都不会再提一句“因材施教”。不要说一年,让他管那些小宝宝,一天他就疯了。


这就是现实。我们必须紧紧地依据现实,设计我们的应对方案,放到我们自己的宝宝那里,才会产生效果。客观的现实要求妈妈们说,你不要想这个想那个,华山自古就一条路。收心,专注地琢磨,怎么沿着这一条路,登上山顶。


整个的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我们选择一个特别的角度,看过去的话,那就是:紧紧围绕着24本教材,用六年时间,来给教材的内容,建立各种联系。小学六年,12本数学课本;12本语文课本,一共是24本教材。老师上课时的领读、逐字逐句的讲解、复习、课堂练习、作业题、复习题、考试,所有的一切教学活动,本质上,它们无非都是在给这节课的教材,增加联系罢了。


这些联系,有的需要孩子背下来,比如小古文里面的字词解释;更多的是不断地重复。比如说,数学教材中第一次提到“乘法”这个词之后,老师在课堂上,那几乎是每十句话里就包含着一个“乘法”这个词;练习题呢?妈妈们看,说桌子上有三堆桔子,每堆有两个,问桌子上一共有多少个桔子?老师教宝宝们,要用乘法,2x3=6个。桌子上有6个桔子。从联系的角度来看,这是在干什么?这是在把课文中“乘法”这个词,跟日常生活中桌子上放着三堆桔子这个场景联系起来。任何一道数学应用题,它只要是在乘法这一章里出现的,就都是把“乘法”跟某个生活场景联系起来!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宝宝,在下学期学完数学之后,有无数的真实的物理上存在的“肉线”,把存储着“乘法”的神经回路,跟各种不同的生活场景链接起来,跟各种运算过程链接起来,跟很多的算错后的批评链接起来,跟某次“全班没有一个人会,只有我答上了”的经历链接起来......假设说,一个学期之前,这个宝宝从来都没听说过“乘法”这个词,而一个学期之后,他的小脑筋里,“乘法”这个词,已经跟那么多的场景,用肉线连起来了。


同样是在生活中,耳朵听到了“四乘六”这句话,一个学期前,这话在宝宝头脑中,引不起任何变化。这就是“不理解”的感受;一个学期之后,它马上就会激活“乘法”神经回路,借助建立起来的那些链接,进而激活链接们连着的神经回路。这就是“理解”的感受。


理解,就这么个东西。总的来讲,在小学,理想的模式就是:先在宝宝头脑中,把未来要“理解”的课文,给它印刻好。整体性印刻进来的课文,铁板一块,是一整体,没法灵活运用;在随后的教学中,通过“理解”,把这铁板风化沙化破碎溶解,变成营养。这个人类获取物质上的营养,是一样的过程:吃进事物,先消化,变成葡萄糖、氨基酸这些营养基元吸收到体内,再组合起来,变成人体需要的各种组织器官。


总体来讲,小学初中阶段,是“分解”的阶段,相对于“消化”的过程。用分解出的营养单元,利用消化的成果,建构自己健康的机体,这是高中开始要做的事情了。我们说我们在小学阶段的应对方案。我们主要借助的,就是小宝宝“印刻”的这种天赋能力。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宝宝小学要学的24本课本,给宝宝印刻好。这一方面,是给将来风化沙化破碎溶解准备好铁板,另一方面,印刻下来的内容,截取片段,直接就是小学阶段考试要考的东西。


先说到这儿,回头接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3 00:10 , Processed in 0.0688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