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71|回复: 0

[申爸指导] 【花果山高中群:申爸说数感】---2019.09.3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5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19-10-5 20:09 编辑

花果山高中群:申爸说数感

2019-09-30
浙培妈0511B

陈述课本反馈:2019.09.29
8-浙培妈0511B
明天开始放十一小长假了,今天放学早,路上的时候和培说申爸开了个实验群,每天陈述课本,我们也参加吧。他说看情况,作业多的时候不弄,我说每天要进行,时间少5-10分钟也行。

18:40到家,看书《长征》,19:20的时候问培几点开始,回答说19:40,等19:40叫他,又去楼下,20:00才上来。

培妈:今天讲了啥课?
培:今天没讲新课,讲的培优。
培妈:那这星期讲的啥?
培:平行四边形(第四章)。
培妈:那就从这章开始吧。
培:(不情愿)这章有六小节,要很长时间啊!
培妈:先开始,能述多少述多少。

之后我给他说就像暑假一样,例题读完,书本后面的题口述心算一下,然后说一下这道题的道理。这下好了,一直嘟囔数学题有什么道理,我说这个道理不是你想的道理,可以是定理,可以是知识点,他一直不理解。看书后面的习题想怎么回答“道理”,后来给他看了9.23的早课,看了申爸给豆神的回复:

“7-沪眉豆妈0706G
我观察到眉豆有时会在讲完题后,自发给我讲这道题涉及了哪些知识点,虽然讲着讲着就要去翻书,看前面的定理来辅助说明她想讲的意思,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试图说清‘这道题说了个什么道理’?
10-000京申爸0406B
是的。概括是不唯一的。可以从无数的角度,概括出无数的‘道理’。上面的概括,是从题型的角度做出的;还可以从知识点的角度,就像眉豆一样;可以从一组题的题目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概括(这个,在未来,孩子会在课本中遇到大量的案例);甚至可以从自身的认知的角度,来概括这道题给了自己什么启发....所有这些概括,都是合理的,有道理的。所以呢,问孩子‘这道题讲了什么道理’,孩子只要思考,回答即可,没有标准答案。”


还是不行,一直认为道理就是道理。又一直看土妈反馈题的那个定理,觉得想不出其他的道理,就说定理。我有点不耐烦了,怎么就说不明白呢,声音也大了起来,催促他开始,等真正开始已经20:20了。朗读的时候声音模糊,有气无力。例题读完,口述后面的习题,倒是比较流畅,嘴里一直说着这么简单的题,每题下来用的道理都是“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度、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度”,其中打哈欠好几次。我看状态不佳,述了一小节就结束了,用时24分钟。
关于概括,关于道理。事情是这样的哈,妈妈们:孩子明白数学题目中“所蕴含的道理”、“概括一下这道题”、“这道题说明了一个什么意思”,这些答案都是一样的问题,得等到一定的年龄!尽管孩子已经14岁了,但是,个体之间,还是有差异的。妈妈们呢,去试一下让孩子说说“这道题说明的道理”,孩子如果能够说上,就继续试;如果说不出来,就等着,下个月再试一次。现实的情况是:这个月孩子还根本不懂什么是“说了什么道理”,下个月他就懂了!

注意哈:一道题,“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白这一点,是“内部性”的:孩子能懂,他就懂;孩子自己不懂,无论妈妈怎么解释,他还是不懂!“不懂”的原因,是年龄没到。妈妈莫着急,回馈记录中记录一下说今天试过这个事情,下个月的今天,记得再试一次。一旦孩子自己“懂了”,他就非常非常地喜欢琢磨“一道题说明了什么道理”,并且,自个儿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想出好多“道理”:孩子敏感期到了么。

申爸在大申那里,没有“逐月去试”,而是随机地隔一段时间才试一下的。上次试还不懂,这次,就忽然懂了。可惜,两次测试之间,隔了大半年。申爸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月,大申发生这种变化的。你们小孩子妈妈,明确知道会有这么回事,并且还系统地每天在回馈。自己管理这个“试”的过程哈:抓到你的孩子具体多少岁多少个月多少天的时候,明白了什么叫“这道题说明了什么道理”。

还有呢,就是小孩子妈妈,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孩子肯定是不明白“这道题说明了什么道理”的。你去试,他有可能回答得很中肯,这是一种智力的随机涨潮现象。不信,妈妈再试另一道题,他就蒙了,想不出“什么道理”了。孩子的头脑中有一千多亿的神经元,无数的神经回路。他们的智力表现,其实就是一种概率统计的结果,就如同温度是微观粒子的概率统计结果一样。会有随机的涨落。孩子年龄远远没到,某一次,正好撞上涨潮,妈妈也别激动,以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落潮了,回到应有的平均状态,妈妈也别失望:一个年龄,有这个年龄“本应”有的状态的。抓到“理解了道理敏感期”,就大量地给孩子各种问题,让孩子去思考其中的道理....

6-沪康妈0801B
我们家小思考和提醒也是,不盯着从来不读。解从来不读。
如果妈妈的意图是建构知行统一体,这样的问题就非常容易解决:今天,让孩子专门朗读例题就是了。每一章节,就朗读例题,别的内容不读。朗读一次例题,孩子下一次,就不会略过例题的解题过程了。

好啦:现在呢,有孩子已经持续陈述数学课本,快20天了。可以做一点“早期收获”了:妈妈先跟孩子说好,在小长假,孩子要陈述一遍过去20天中,已经陈述过的内容。妈妈感觉一下...一般20天的孩子,在陈述过程中,会表现出“感兴趣”的态度了!妈妈把观察到的情形,记录在回馈里边哈。

为什么孩子会表现出“感兴趣”,有两个理由,导致申爸产生这样的推测:一个是小柴鸡那里的实践;另一个是昨天说的论语。数学的最一开始的基础,是数感。这是心理学已经发现了的规律。人天生就对“1”这个数有数感...谢天谢地,如果没有数感,也就不会有数学了...但是,数感不是“对数的感觉”。举个例子。小朋友一天天长大,总有一天,他会感知到“钱好花”。在那个年龄,申爸曾经问过大申同学的妈妈。那个妈妈说,他儿子也一样发现钱好花,但是“只对小钱感兴趣,大钱没概念”。什么叫“对大钱没概念”呢?假设说,他有五块钱,你要拿走,孩子坚决不干;但是,他的压岁钱,有两千元,你说,把钱给爸爸吧,他很慷慨地就“把钱给爸爸”了。孩子对“5”块钱能干什么,有生活中的感知。“5”块钱能买一大张植物大战僵尸的卡片,你要把他的“5”块钱拿走,等于拿走了一大张卡片,他不干;但是,孩子对“2000”块钱没有概念。“2000”块等于400张卡片,哪能随便给别人呢?这是大人头脑中的观念,孩子是没有的。

在最一开始,孩子对“多少钱”的概念,是“硬连线”的:他花过“5”块钱买卡片,对“5”的概念,就来自这活动;他从来没花过“2000”块钱,“2000”块钱对孩子来讲,根本就没有意义。那么,孩子是怎么从对“5”有感觉,到对“2000”有感觉的呢?这就涉及到“对数的感觉”的起源了。

事实上,即便是成年人,对于“大数”,一般也是“没感觉”的。举个例子,孩子们看的《三国演义》里边,对吧?诸葛亮让张飞埋伏,令箭一出,说“令翼德引三百军兵于山后埋伏”;可是,一旦到了大的战役,罗贯中张嘴就说:“聚八十万精兵,号称百万。”更古一点,长平之战,司马迁一张嘴,就说“坑赵军45万”。罗贯中和司马迁,他们对于自己说的“多少万多少万”的大数,其实根本没感觉。就是随口说了那么个数而已。对于张飞的一次埋伏战斗,涉及到的人数,罗贯中就有感觉了。他觉着,三百人已经很多了!战国那个时候,说大国是“千乘之国”。一乘由四个战士驾驭,“千乘之国”的大国,也就是4000人的军队。4000人的军队,就是“大国”了,王翦哪里找45万赵军去坑杀呢?赵国根本就不是什么“大国”,对吧?当时的赵国,全国的人口,恐怕都到不了45万人。罗贯中、司马迁是古代的人,古代处于人类智力发展的童年,他们对大数没感觉,这没问题。

但是,现代人,就“有感觉”了吗?现代人,比起古代人,肯定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儿去。为什么?对于“坑赵卒四十五万”,妈妈们见到有谁质疑过吗?根本没有。没有的原因,就在于,对于现代读者来讲,他们也没有大数的感觉。你们每个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读中国历史故事,读到了这里,你们也没有质疑的么。好了,这是“对数的感觉”。一个人对数的感觉,是需要建构的。

对数的感觉如此,对于计算的感觉呢?孩子最一开始,是怎么产生对加和减的计算的感觉的?我们通过什么手段,来建构小宝宝对数,对计算的感觉?诶...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咱们花果山的小柴鸡们,通过听,通过读小学的数学课本,他们建构起了对于数的感觉,也建构起了对于计算的感觉。小柴鸡妈妈们“从来没教”,但是,一年过来,“孩子二十以内加减法,流利”。你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学会的,反正就是会了。小柴鸡们对加减法的“会”,是借助语言,从底层建构的。妈妈从来没“教”,没引导,没练,小宝宝们的计算,完全秒杀上了半年学前班的那些宝宝。

其实呢,对于大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他们也需要借助语言,来建构“对于数学”的感觉。没有感觉,仅仅借助一些规则,就“进行逻辑”的数学思维,这是胡扯。任何“思维”,它都必须建立在“感觉”之上。只不过,数学的“感觉”很微妙,容易被人们忽略。忽略了,人们就不正确地以为数学是纯逻辑,纯抽象...数学所基于的“感觉”,它跟语文物理化学生物所基于的“感觉”,有些不一样。后者基于生活中的直接感觉;前者要基于对这些直接感觉所产生的感觉。咱们叫它间接感觉吧。“间接感觉”,这个词语法上不通...算了,就它吧,管它通不通呢。数学很特殊。间接感觉,可以靠语言建构起来。

一个人,最一开始,是如何“对数产生感觉”的?是如何“对计算产生感觉”的?是如何“对函数产生感觉”的?是如何“对解析几何产生感觉”的?是如何“对几何产生感觉”的?一句话,“对数学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从各个角度看起来,它都是从陈述课本的过程中产生的!在小柴鸡那里,前两项,我们已经验证过了,没问题。现在,对于大孩子而言,我们要验证,是不是也是这样。明年这个时候,结果就应该出来了。妈妈们如果能够设法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切身的感觉,数学就是孩子的囊中之物了。跑不了的。

老子《道德经·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我们的目的是搞清楚具体怎么做,能够解决掉数学的“无中生有”的问题。插一句哈。刚才引来的那两句“道德经”里的第一句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就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一定是微妙而又柔弱的。妈妈们引导孩子陈述课本,一点点,一点点,柔弱的过程;就在这一点点一点点中,孩子会产生微妙的变化。

我们的目的是搞清楚具体怎么做,能够解决掉数学的“无中生有”的问题。现在呢,已经陈述了20天课本的孩子,对于陈述过的内容,再陈述一遍,他已经“无中生有”了。孩子会在陈述过程中,产生兴趣。产生的兴趣,妈妈应该能够观察得到。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回到昨天的《论语》。一百六十多则语录,论语的编纂者们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摆在第一位。无他,只能说这句话,它“打中了”,说出了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和感受。问题是,它具体“打中了”什么,让弟子们如此激动,公推这句话为首呢?让我们回到2500多年前,孔子当时,看一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孔子的首席弟子,颜回,拜孔子为师的时候,已经十四岁了;子路拜师,十八岁。孔子给弟子们讲学,就他一个老师,一大群弟子跟着听...跟现在咱们混龄群,妈妈们在一块儿差不多...他们是不分班的。妈妈们想,14岁和18岁的人,可能跟一些6岁7岁的儿童在一起学习吗?孔子的教学,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初中高年级和高中阶段的教学。他不是启蒙老师。“学习”尽管都是“学习”,但是,辩证地看,启蒙的小学学习跟高中的学习,那是完全不同的学习。


来源: 【花果山高中群:申爸说数感】---2019.09.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6 08:11 , Processed in 0.0726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