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19-8-18 23:47 编辑
花果山高中群:孩子的人格教育和适时因势利导教育
2019-08-17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非常烦人的。
周四转9-陕简妈0505B 原来如此啊!我还以为就我家超级烦人~
孩子大了,14岁了,一些事情,他做出来,跟7岁的时候,做出同样的事情,妈妈心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是孩子变了,而是妈妈变了。就一个事情而言,不管是7岁,还是14岁,如果孩子没有受到过这方面的教育,孩子还是同一个孩子,没变。妈妈的心理完全不同:7岁的时候,妈妈会想:孩子还小,不懂事;但是,14岁的时候,长得比妈妈都高一头了,还这么不懂事...妈妈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在:讨厌,痛苦,难受,无奈,甚至绝望。各种滋味,或深或浅,杂陈在一处,比例多少大小,视具体情形而定。
有关人格方面的教育,不可以太小时进行。太小时进行,会出现“抱着草莓碗到处请人吃”的问题;但是,你妈妈总得教育,对不对?什么时候做这方面的教育呢?就在14岁的这个时候。妈妈不能光难受...其实呢,认清楚,“这个年龄的孩子,全都一样。别人只人家妈妈没说罢了”,也没必要难受,而是想办法,就着具体事件,把道理给孩子讲清楚。你只要讲清楚了,孩子自己就改了!效率非常高。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他自己也留意这方面的问题,希望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希望社会接纳他。他到了这个敏感期了么。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教育,身上的毛病又没有自我意识到,问题没解决。再大一大,又出现同样的毛病的时候,“有娘生没人教的东西!”孩子身边的人,会愤愤地这样想。这个年龄的孩子非常讨厌!这不是你家孩子一个这样,家家如此。认识到这一点,妈妈不要伤心生气,而是坦然接受,然后把心思放在怎么教育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自己纠正上面来。
8-新童妈0504B 申爸好!初中孩子在之前朗读课本,口述习题的基础上,还要加上总结,每次学习结束当时的口头总结。再加笔头目录树梳理对吧?把思想磨锐只是高中阶段的事,还是初中阶段的孩子也要着手做到以下?朗读课文,口述习题,回听录音,听懂课文内容,复现课本内容。每节到整章的知识结构树和具体内容清晰。这里初中和高中一样操作么?
初中不做。初中孩子,只要把课本口述好就足够了。在初中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里,孩子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到位。妈妈即便教,孩子也不理解。他只能在形式上接受掌握,这是抹水泥垄沟。这没有意义不说,初中孩子正处于逆行期,如果妈妈的执行力度过大,孩子会对“总结”“归纳”“概括”“思维导图”产生刻骨的怨恨感,在情感上予以拒绝。再过两年,到了确实能够“总结”“归纳”“概括”画“思维导图”的年龄,他情感障碍,坚决地不肯有意识地去做。
教育孩子其实非常简单,因势利导就可以了。教育之所以搞得不好,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妈妈根据自身的经验,在孩子心理思维没有发育到位的年龄,强教或者强行要求超过孩子年龄水平的东西。这个叫欲速则不达。咱们高中群里的内容,为什么要对小孩子妈妈隔离?就是这个原因。接下来呢,申爸要带着妈妈们做一个workshop。咱们就不止在这里做了,申爸要到大群去做。
初中的妈妈们,有一点留意一下哈:
在总结方面,初三的孩子,妈妈们可以试试。行当然就继续做,如果孩子那里没感觉,就等着,不急。初三以下的孩子,妈妈不必做总结之类的事情,把口述心算搞好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