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11|回复: 33

[坐而论道] 曾赞军老师育儿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8 10: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9-3 10:18 编辑

曾赞军老师育儿交流群

曾老师:


大家好!由于我们家老三出生了,所以,我打算继11年前的《育子笔记》之后,再次详细地记录孩子从出生开始该如何养育,并且会分享背后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十几年坚持下来,形成一份有价值的成长实录。帮助一些家长少走弯路。


这么多年来,除了我自己的两个孩子之外,还教过许多各年龄层的学生,做过无数的教育咨询个案,这么多年的教育实战所累积的经验,相信现在面对老三这张白纸,画起来更是从容高效了。


我会经常在群里和某些论坛里分享孩子的成长每一天,每一个阶段的做法,想法。


欢迎各位新生儿家长或者准妈妈们加入我新开的
QQ交流群:642836672,给大家营造一个育子交流的小天地。


附:11年前曾老师育子笔记


《曾阿牛育子笔记-轻松培养优秀孩子》.doc

1.16 MB, 下载次数: 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11: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茉茉1708(博思园网校B组学员) 2017/08/25 16:09:10
曾老师,很高兴加入这个群!我月底的预产期,可以紧跟您的步伐,学习育儿知识!好激动好激动!

浙-小鲤鱼妈妈-预12月 2017/08/25 16:10:07
曾老师,很荣幸能得到您的指导,我年底迎来二宝。

曾老师 2017/08/25 16:50:39
大家好!欢迎大家加入交流!这个群欢迎孩子在一岁以内的家长参加,最佳年龄是那些即将来临的,可以超前学习,其他两岁的孩子家长也欢迎,不过信息的实用性就没那么紧密配套了。

京-悠妈-备孕(博思园网校B组会员) 2017/08/25 17:05:50
我儿子刚4岁,目前还没有怀孕呢,怎么修改名字呢?

曾老师 2017/08/25 17:06:58
按照预产期的月份来起名就行了,让大家大概知道你的孩子年龄,做一个参考就行,目前还没怀孕的就来提前打酱油呗!

深圳茉茉1708(博思园网校B组学员) 2017/08/25 17:07:52
曾老师,您家老三是这个月出生的吗?

曾老师 2017/08/25 17:08:26
是的,本月18号出生滴。

深圳茉茉1708(博思园网校B组学员) 2017/08/25 17:08:29
如果我的宝宝准时月底来临的话,刚刚好跟上您的步伐呢!哇。。太好了,我这次太幸运了!激动得打字都打不好了,我的小宝太有福气了!

曾老师 2017/08/25 17:09:02
祝贺你!最佳效果,同步跟着走,省心一辈子!

深圳茉茉1708(博思园网校B组学员) 2017/08/25 17:09:35
是的!您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我积极配合啊!小宝跟您的教育理论,从白纸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11: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8-30 11:10 编辑

【育儿要用科学方法】2017-08-23

曾老师 2017/08/26 09:18:22

孩子是在深圳医院剖腹产的,足月,一切顺利,健康。

在医院休养了五天之后,顺利出院回家了。回到家的感觉真好,一切都很方便!

深圳正值仲夏,我们把室内的空调调整到26度,让小瀚的床避开风口,不要被空调直接吹到就行了。

小瀚不需要包裹的很严实,穿着棉质的夏装薄衣,加上一张薄被子就行了。那些不管季节和实际气温都要将婴儿包裹严实的陋习绝不会进来我家门,看新闻上还时不时听到有人如此顽固不化地用厚厚的衣物来残害孩子,真是不可思议!

不久前新闻上还报道了有个产妇被坐月子期间必须厚棉被捂严实了不能见风的“传统”给闷热死亡了,令人发指!这是在2017年了,可惜许多国人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依然停留在清朝的水平。传统啊传统,有多少荒唐闹剧假汝之名以行!

冀-西妈0210女 2017/08/26 10:19:28
感谢曾老师分享!的确,人的观念改变很重要,目前医疗和生活条件都与早先大不相同,许多做法也需要随时调整和灵活掌握……

曾老师 2017/08/26 10:23:19
是啊,关键是一些人的思维僵化,强烈的盲从,不会因时因势,因条件的更改而调整,这种僵化思维导致出许多冲突和无奈,说到底,是人的思维力问题。

在孩子刚出生住院那几天,医院住院部里面的氛围也是具有强烈感染性的,新妈妈,家属,月嫂们来自五湖四海,一群人聚在一起,各自推销自己的传统做法,这种感染性就是看点。这时候我想,人要尽量破除这些气场的干扰,需要学习逻辑和思维力,然后需要训练特立独行的性格品质才行。只有具备这两点,才能在生活中尽量有自己的思考而生活。大部分国人也是缺乏这些训练,因而传统的糟粕依然能大行其道。

赣彭妈(备孕) 2017/08/26 10:32:46
年轻人也许通过指导还能认识到问题,往往老人很难搞。在医院工作过的我,就知道有些老人太顽固不化。

冀-西妈0210女 2017/08/26 10:36:09
嗯,新手父母大多缺乏经验和提前学习准备的意识,依赖长辈老人的居多,所以更需要带动和引领……国外据说家长学校很流行,希望我们的路也能越走越宽……

晋~远妈备孕 2017/08/26 10:42:18
即便新手妈妈提前学习也意识不到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我就是其中之一,孩子一两岁我就读过曾老师的育子笔记,可惜悟不到里面的精髓,和背后深远的指导意义,所以也很遗憾。现在再看,可谓入心入脑!因为有教训了嘛!

冀-西妈0210女 2017/08/26 10:53:32
嗯,没有切身育儿体验之前,很难做到入脑入心……等有了深刻体验之后,往往已经过了那个阶段……悖论循环,造成育儿效果不佳,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其实,育儿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是从出生0岁到18岁的教育过程;另一方面应该从交友婚恋,备孕怀孕开始准备,需要辅助和引导……

曾老师 2017/08/26 11:29:3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我经常的感叹,在教育上,每天都在给别人经验和苦口婆心的前瞻性指导,可是,许多家长就是不够重视,剧痛的结果没有显现之前,人们都不怕死,不行动,有侥幸心理,结果总是要眼睁睁地看着情况恶化,真的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要提前学习正确的育子方法,坚定地按照科学思维去落实,不要侥幸地想可以少付出多收获,目前解决新手因缺乏经验教训不能入心入脑的办法是,跟定一套方案,咬定青山不放松。心里想,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可是,找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来跟随是阶段内的安全做法,尽量不错过大的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11: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8-30 11:13 编辑

【正确处理兄弟姐妹之间关系】2017-08-24

曾老师 2017/08/26 19:17:55

现在正处于二胎潮,许多家庭都担心老二出生了,老大不高兴怎么办?

其实,只要家长一开始就用正确的态度来跟大孩子说明,就能正确导向孩子的心理,不但不会抵触,而且应该是老大爱护弟弟妹妹,一家人温馨襄助才对。

这一点上,父母的用心引导以及家风如何很重要。我们家一直都注意调节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相互关照。除了自己家庭内部的氛围,还要注意防风,防止亲戚朋友在往来中,用不恰当的对话不经意地传输错误价值观给孩子,比如说:有些亲戚来访,会带来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对话内容,他们会笑着逗孩子说:小明啊,不久之后,你的弟弟出生了爸爸妈妈可就不疼你了,你怎么办?或者有些亲戚会恶作剧地对孩子说:你不要让妈妈生弟弟,弟弟会跟你争抢东西的。家长要及早注意,估计会说这类话的人,就要提前笑着提醒他们不要说这一类话。以免影响孩子对此事的态度导向,只要导向都是正面的,父母的威信足够,应该能够为老大树立正确的态度面对弟妹的到来。

昨天小瀚刚出院回到家,老大小哲因为年龄和心智都比较成熟,很能主动积极地爱护和照顾三弟。老二小浩才不到五岁,弟弟的到来对他的冲击是最大的,因为原本一直专属于他的妈妈现在要忙着照料弟弟了,小浩失去了妈妈的关注。

对于老二的心理,我们之前半年就做了许多健康的引导,用一家人的融洽温馨气氛来奠定家人需要团结友爱,需要他帮助以及照料弟弟的基础。这些铺垫都很有用。

经过了一天的适应,五岁的小浩算是真正明白了弟弟的到来,彻底地改变了家里的格局,他开始要适应做别人的哥哥了。
他也迅速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不断地用欢欣的语气在对他说:你现在是真正的哥哥了,有个真正的弟弟了,弟弟需要你的照顾,妈妈也需要你的帮助,从此你要像大人那样支持家庭的家务了,你长大了。

令人惊奇的是,小浩就在这一天内,变化很大,原先他是最小的,经常需要大人的督促和唠叨,可是今天中午他捧着饭碗进去房间陪妈妈和小瀚吃饭,表现超级棒,并且读书给弟弟听,一下子突然长大成熟了许多,当然,我们一定会伺机赞扬他的表现,鼓励他继续尝试当哥哥的角色。这是一次重要的机会教育。

在多孩时代重新到来时,面对这些问题,家长自身所营造的家庭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凡是说家里的大孩子严重反对弟弟妹妹的到来,并且家长对此很焦虑的,原因一定早已藏在自身的系统中,主要在于父母的智慧不足,基础已有偏差。

曾老师 2017/08/27 16:05:06

今天小浩哥哥和小哲姐姐帮小瀚的床上安装了一个旋转的音乐盒,不但发出声音,还会有许多各种形状的玩具在慢慢转圈的那种。看这两个小孩在为弟弟做这些温馨的事情,他们很开心,我也很欣慰,这段时间都在利用各种机会来鼓励小浩,因为他是老二,年龄将近五岁,心智没有12岁的小哲那么成熟,并且一直是当老幺的,现在突然变成了老二排序,心理上会有落差。所以我经常在鼓励他,让他感受当小哥哥的荣誉和责任,我也故意地更多关注他,减少他的失落,目前来看,效果挺好的。

持续地做一些一家人做的事情,为温馨和团结的氛围增温,融合大家的亲爱互助感情。

人在兄弟姐妹中的排序对性格和能力的发展的确会有一定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11: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8-30 11:13 编辑

让孩子接触阳光】2017-08-25


曾老师 2017/08/27 11:34:51


小瀚这两天回到了家里,一切都挺好,生活设施也很方便,小瀚妈的身体也逐渐康复之中。今天上午,带小瀚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夏天的太阳光比较硬,我们用一块东西遮挡住孩子的脸,让阳光晒在小脚丫上,一会儿又进去阴凉处,过一会儿又晒小脚丫。让孩子接触阳光,有助于身体健康。

我们家有大大的庭院,很方便孩子玩耍和晒衣物,这对孩子来说,好处很大。

刚出生的孩子,第一个月基本上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睡觉中度过的,比较简单。只要吃饱了,把便便清理干爽了,婴儿就会安静地睡觉,家长要处理好这两大项目,找对合适的节奏就行了。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摄入的食物那些会引起婴儿拉稀,注意忌口就行了。

曾老师 2017/08/27 21:32:49

各位朋友,写孩子同步成长的育子笔记,是非常缓慢的过程,就像蚂蚁登喜马拉雅山。我们陪伴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孩子陪着我们一天天变老,用时光在书写,用生命来丈量。大家看到的卡尔威特的教育,是200年前的父子两人一生的故事,波尔加三姐妹的故事,是她们和父母耗费30年所谱写的故事,别人用尽自己的半生或者一生,成为我们手上的那一本薄薄的书。大家看到的曾阿牛育子笔记,那是11年前,我坚持了五年来记录的笔记,同样,现在我正在记录老三小瀚的成长笔记,需要大家耐心,我们一起来见证一本用生命浇灌的书的长成,这过程,便有你我光阴的痕迹。

所以,这里即使不热闹也是正常的,因为微观地看,时间流淌的很慢。可是,拉开时间尺度来看,又会有不同的感受,记得某位地质学家说过,用地质学的时间尺度来看,山川岩石其实都是流体,它们以亿万年为单位在流动,变形,假如给蚂蚁足够的时间,它们也可以把喜马拉雅山搬走。朋友们,雕琢生命真的需要耐心。用我们的半生,去观察一朵花的静静绽放。

进来本群的朋友们,感谢你们的支持和关注!可是也请大家原谅我工作太忙,未必时常跟大家打招呼,回答各位的问题,有些朋友用小窗给我提问,我也没空答复,都请原谅!你们所提出的那些问题,在未来都将一一涉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1: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9-3 10:27 编辑

【关于学游泳】2017-08-29

曾老师 2017/08/29 23:10:03

小瀚刚出生十多天,事情比较少,今天谈谈五岁的小浩吧。

这个暑假期间我们让小浩跟随教练学习游泳,我从来没有去过现场观看,听说小浩在带着浮板练习基本动作时,一切表现都挺好,他在训练班里面年龄最小,可是学习动作的标准度和身板是最好的。可是,后来到了需要放开手部的浮板,真正在水里游的时候,他却非常害怕,动作无法完成,如此耽搁了几天,教练也没办法了,对我们说小浩在这个环节上卡住了。

于是我今天专门抽时间带小浩去游泳班,为了看看问题到底在哪里?

果然,小浩一开始就很害怕入水,首先因为那是室内泳池,而且用的山泉水,所以水温很低,孩子在水里面冷的发抖。另外,小浩肯定在之前受到了不当的打击,因而在这个环节上挫败感很强,教练总是在责怪他,小浩毫无信心。

我很了解小浩,他之前学习任何体育项目都是很快的,我第一次看到他在游泳项目上这么害怕,推测一定是发生了一些不恰当的事情,导致了他挫败感太深了。我想,只要他能心情放松,动作就能做好了,因为他在手持浮板的情况下,动作很漂亮。

今天整个游泳馆只有我们三人,没有其他人游泳,我一开始在旁边看教练单对单地继续在逼迫小浩把动作做对,可是毫无效果,看了一会儿,我大概看出问题所在了,继续逼迫下去的确不会有成效的。

于是我上前,拿过教练的棍子(用以让学生在水里游了几米远就可以握持的棍子),我让教练不要说话,我来鼓励小浩放松,一点点来改进动作。小浩比较信任爸爸,一开始他几个动作都没做好,后来一旦动作有了改善,我就表扬他,让他感觉到自己好像是正在朝向正确的方向改善了,我给教练打眼色,他也跟着我一起表扬小浩有很大改进了。
就这样,小浩一点点地做,我们一点点的鼓励,到了后来,小浩越来越放松,最后真的把标准动作做出来了。他自己也高兴得很。一下子扫去前几天一直做不到被别人责备的挫折感。当时水温太低,他太冷了,我见他已突破,心理上的堵塞已经疏通了,于是就开心地让他结束了,穿衣服。我当场跟教练买下孩子训练用的浮板,准备明天开始,我亲自带孩子去露天的水温高的游泳池,顺着他今天突破了的劲头希望一鼓作气,把游泳学会。

在这件事情上,我想说的是,即便我非常忙碌,可是孩子在一个项目上遭遇了瓶颈,别人解决不了或者在用错误的方法伤害了小浩的信心,这时候我要将此事当成较高有限级别的事情来对待,除了今天我亲自出手来调节问题之外,未来几天我都要安排出时间来带他继续游泳,希望有进一步的彻底的突破。

因为,即使从成本上来考虑,也要知道一鼓作气,拿下一个项目是成本最低的。如果这时候不连续地做,就此停留下来,就要到明年夏天才跟随训练班再花费时间去学习了,今年所做的一切估计忘光了。因此还不如集中精力一下子突破算了。

后来小浩回到家非常开心,对我特别亲热,因为爸爸亲自过去,帮助他一雪前耻,挽救了他的自尊心。因为他还没有在一个运动项目上这么挫败过,今天终于突破了,他感觉自己的骄傲和尊严都被挽救了。所以他很开心,也对父亲的信任更进一步了。

这件事例上,别人也许很难复制我的方法,因为现场的具体情况是难以描述细节的。通过这个事例我想分享的是:作为父亲,或者项目责任人,在推进项目时,要估算出事情的关键点,在关键时候处理好关键环节,并且要一鼓作气,拿下,这才是成本最低的操作。

赣乐妈09G备孕 2017/08/29 23:19:54
看完后真的非常感动于小浩有这么一个强大的爸爸!而我们更多时候在孩子遇到一些挫折,或者说并不是孩子本身不努力,只是外在一些因素影响了孩子,比如一些打击孩子自信心的话,一些在项目推动上只过分注重外在形式上成功,而忽略了孩子内心力量的建设,这些真心不是咱们普通父母能及时发现并努力做到挽回的啊!

曾老师 2017/08/29 23:28:56
通过不懈的学习和努力,父母教育孩子的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的,好学而勤奋的家长,定能垫高孩子的基石,减少失误的概率。

豫-萌萌妈-0502G 2017/08/29 23:29:09
浩浩好幸福呀,关键时刻有爸爸的陪伴与指导!我家妞十二岁了,今年刚学会的游泳。前几年是坚决反对进水,今年玩了水上乐园后,自己主动要学游泳,因为年龄大些,三次就会了。教练说,六七岁以下的孩子学得会慢些。

赣乐妈09G备孕 2017/08/29 23:39:31
曾老师这个话题引起了我切身体会的一些思考,我家大孩子8岁多,暑期学习了一个网络朗诵课程,课程老师特别强调身体稳定性的配合,可我家孩子不太坐得住经常会动,也因为这个原因,老师经常批评她。老师甚至说到了她“多动”。其实这两个字眼我个人感觉是很不好听的,特别是当孩子面说!老师是很负责任,但总感觉他有时会比较放大孩子的缺点,然后可以指出这个缺点对孩子以后的一生将会带来如何如何的灾害~~~平时孩子在学校或其它方面大都老师评价还不错的,对朗诵的热情也高,但这次暑假学习朗诵之后孩子对自己的自信心也感觉严重受挫了。今天看了曾老师这些话,让我也很是想帮助孩子,现在在犹豫这个朗诵班是不是要继续,可又找不到方法来帮助孩子,我个人基本不懂朗诵,针对这种我们父母没有能力在行动上帮助孩子的类似事情发生了,我们该如何提供有效的帮助给到孩子呢?还是说明不合适,需要放弃呢?打扰曾老师说点题外话,曾老师方便回答一下吗。我也不想放弃。

豫-萌萌妈-0502G 2017/08/29 23:42:01
前几年读到曾老师的《人生转轨处》,是被深深地感动,震撼了。鲜活的成功教育的案例,还推荐给了孩子的语文老师(因为关系比较熟悉)。有幸,现在能每天接触到曾老师的分享,带给心灵一份滋养,给当个好妈妈的成长路上多份智慧的保障!

曾老师 2017/08/29 23:49:43
谢谢两位!乐妈的问题改天再聊,别做夜猫子,先休息吧。

赣乐妈09G备孕 2017/08/29 23:52:17
恩恩,谢谢曾老师关心!我也等待曾老师方便的时候给我们指引方向!不早了,曾老师也早休息呢!

苏-睿妈1607男 2017/08/30 07:58:01
曾老师今天的话题也让我想到我们家老大8岁那年学游泳,十次课我也是一次都没去,最后听爷爷说没怎么学会,并且孩子跟我说以后再也不学游泳了,我当时没有太在意,想着可能十次课有点少,没学会没关系,明年再学。可是到了9岁的暑假,我又重提游泳的事,孩子还是坚定的拒绝,甚至哭了,这时我才意识到不对劲。后来努力的开导劝解,让他回忆去年游泳时的情形,他才说游池的水很冷,每次都冻得发抖,另外教练也不怎么管他,有一次都差点淹死了,幸亏一个哥哥拉他起来,真是听的我一身冷汗!因为当时是在酒店的室内游池,开了空调温度的确是比较低的,而且一对八的班,教练也许是照顾不到每个小孩,所以听孩子这么一说,我才知道不是孩子不想学,而是去年那个游泳班真的不适合他。当时我立即表现出同意他的看法,并且表扬他告诉我这些细节,然后我们一起商量解决方案,就是换一家不冷的游泳馆,报一对三的班,他欣然同意。后来就非常顺利的学会游泳,而且他也非常开心他的自我突破,后来他在一篇作文中还专门写到了游泳这件事。我很欣慰,幸亏当时有听他表达,没有直接批评他。

津-雪妈1712 2017/08/30 08:28:55
我也分享下我家老大学游泳的事。她去年暑假七岁半,报了我游泳班,大班快二十人那种,每天奶奶带她去学,家长不能进去的。每天回来奶奶都跟我汇报进度,总之就是学的慢,动作不标准。回来奶奶还让爷爷指导孩子,孩子不耐烦。我跟奶奶说不用在意,慢慢就会了。学了两期自己能游几米了,开学就没学了。


曾老师 2017/08/30 08:33:04
看来昨天的突破在小浩的心理真的很重要,这不,今天早上他一起床就很开心的跑来找我,说今天出太阳了,爸爸,我们去游泳吧。于是,我们一起开心地吃早餐,等下我就带他去。


雪妈1712 2017/08/30 08:34:38真好,鼓励小浩马上就进入状态了。在观察孩子,鼓励孩子方面,还要跟曾老师多学习。今年暑假,我带孩子继续学,奇怪的是孩子两三天就游的很好了。然后又报了自由游班,也学会了。这次学,我很少过问,对孩子有信心。从小她就是运动能力很强,这些运动项目学起来很快。学完了我跟孩子交流,去年游的不好,怎么今年一下子就游那么好,孩子说去年特别担心沉下去,今年开始也害怕,不怕了就游好了,不会那么容易淹死的。 我感觉去年奶奶一直给她压力,我就是鼓励她,告诉她做的很好。所以对孩子的鼓励很重要!

京-毛妈(管理员) 2017/08/30 08:34:47
看了曾老师关于小浩学习游泳的分享,我打算这个周末也随阿毛一起去学游泳。


曾老师 2017/08/30 08:46:19
毛妈,孩子不一定要今年去学会游泳的,据现在看来,4--5岁的孩子虽然也能学会,不过的确不如8岁以上的孩子掌握得快,主要是心理上的,推动起来,受阻的风险会略高一些,况且,游泳这个项目其实让孩子7岁以后学会也没问题的,到时会学得更快一些。当然,任何事情都因人而异的,我说的是一个大的概率问题,具体的情况家长可以酌情增减。小浩今年让他学游泳,一来,他的体育基础超好,二来,我也不指望他今年一定学会,给个铺垫预习,明年再解决掉也行,因为他才不到五岁。我的教育方法中,其实许多事情都注意提前做铺垫,临门一脚在往后某时期再推。所以,你家毛毛是否现在去学,你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吧。

京-毛妈(管理员) 2017/08/30 09:11:07
谢谢曾老师,阿毛已经学了一段时间了,他很喜欢,水下换气、手脚的动作已经学完了。中间因为跟着爸爸出去旅行打断了,所以这周我跟着一起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我能给他支持的地方。
另外,他是跟小沫儿一起学的,沫儿是女孩子,比较怕水,所以他们的整体进度不太容易往前推进。我之前一直是完全交给教练来处理的,看到您的分享,我想我也应该抽点时间去看看能在哪些地方给一些支持。

鲁-源宝妈-1701男 2017/08/30 09:23:31
学完游泳需要注意一件事,我家大宝今年也学的游泳,现在游得不是特好,但是也算学会了。前一阵说耳朵里总嗡嗡的,去医院看,医生问“最近是不是游泳了?”后来从耳朵里掏出好多耳屎(医生操作的),医生的意思是游泳泡起来了,造成的这样。


粤-乐妈-备孕 2017/08/30 09:52:47
我家孩子6岁暑假开始学游泳,在游泳馆上了10节课,看得出动作掌握了,但是心里惧怕下水,只隔岸边2米,旁边还有大人保护,也哭着不敢自己游到岸边。7岁暑假请了一位教练,愿意同时教我和孩子游泳,8节课之后,孩子能游25米了,我这个旱鸭子10节课也能游25米。接下来孩子爸爸天天晚上和她一起去泳池玩,现在在体育馆长训班,每周末上两次课,每次游1个半小时,总算解决了会游泳的问题。

曾老师 2017/08/30 22:17:37
先汇报一下今天带小浩游泳的后续情况:

今天小浩很兴奋地求战,一到游泳池,就兴奋地下水,背上背着一块浮板,做昨天突破了的手部动作,他学习东西有一股坚持的狠劲,自己不停地重复练习。昨天在教练看来不可能突破的关口,已经一瞬间突破了,小浩在快乐迪不断地重复做这个突破了的技术环节,我陪着他,看着他游啊游。他的内心似乎很想让教练知道,他终于做到了,证明了自己。

等他游了半个小时,我确定他这个动作已经基本过关了之后,我就提出把背上的浮板也拿掉,试着在1.5米深的区域尝试游泳,爸爸会保护他,托住他的肚子。小浩因为信任爸爸,所以还是同意了我的提议,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结果他当然还不能完全独立的游泳,不过,我托着他游了20米之后,他对自己的信心起来了,他心理上觉得即使没有了浮板,自己去面对深水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这一点心理上的信心上涨了。

过了一会儿,我和他坐在池边休息时,就在不锈钢扶梯旁边坐着,小浩居然自己掂量着在距离扶梯两米远的地方独自下水了,当然,我就在池边坐着,脚还泡在水里,他就从我的脚边自己游到不锈钢扶梯去抓住,然后从扶梯走上来。我看到了,心理暗暗高兴,不过,不动声色,看他上来之后,自己再一次下水,又游到扶梯,然后自己再上来。这时候我就高兴地注意他了,说他居然就能自己下去1.5米深的水,完全自己游过去了,我让他姐姐小哲过来看看,小哲跑过来了,小浩就更加得意地,不断地重复,自己下水,艰难地游过去,再起来。过程中有时候会有不顺利吃苦头的时候,我看他都自己克服过去了,我没有出手拉他,都是他自己解决的。
我们都高兴地夸奖他居然学会了游泳了,小浩高兴得不得了。在回家的路上,小浩说:爸爸,你告诉我们的教练,我学会了游泳了,我做到了,好吗?听了这句话,我说好,一定要告诉教练。心里想,这孩子,既简单又纯净。

回到家之后,我们联系了教练,教练听说了离开了他那里一天之后就突破了,他也觉得奇怪。教练邀请小浩明天过去训练馆,他要看看小浩的进步。本来训练已经结束了,教练的邀请,对小浩来说,是大事,明天,是小浩前去证明自己的时刻。

他一直开心到现在。大家都为他高兴。

曾老师 2017/08/30 22:26:23
不过,关于这次小浩游泳,我去干预的事例,希望家长们不要因此而增加对老师们的各种不信任。每个人的故事都有条件和细节的众多差异,不能简单地认为老师和教练不对。在各种兴趣班的学习上,据我所知,家长的陪同和干预,大部分情况下是结果更糟糕而不是更好的。因此,孩子送去游泳馆跟教练学游泳,总体而言,家长还是不跟随,不插手更好。许多时候有家长在场,七嘴八舌的,加上有些孩子很依赖家长,就会造成教练没法推动孩子,这样的情况家长在场反而是误事了。所以,小浩去学游泳我是一直不去现场的,信任教练。只是听说了孩子几天都停滞不前了,教练放弃了之后,我才干预的,这个情况就要量力而行了。

希望朋友们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择取有用的成分为自己所用就好。谢谢!

曾老师 2017/09/02 10:02:43
小浩在前天学会了游泳,大胆地下水游的不亦乐乎,虽然动作不到位,可是心理上已经完全不怕水了,并且乐于尝试和不断重复。请看一段视频。

京-毛妈(管理员) 2017/09/02 12:13:52
好棒好棒!刚陪阿毛学游泳,他们正在抱着浮板游的阶段。小浩的姿势很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6: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9-4 09:58 编辑

京-悠妈1307男 2017/08/31 09:43:41

8.30打卡:

运动:跳绳每次连跳2、3个,跳了五六次,以后慢慢让他把脚步放轻,跳完跟我说,老师夸我越来越棒了;左手扔沙包,2米距离10进3;拿乒乓球拍垫球,今天有了突破,可以连续5次垫两下了,自己很有成就感;俯卧撑今天自己努力又做了10个,看得出很努力下压和让身体笔直,赞一个;吊单杠头一次37秒,过了会儿鼓励他又吊了60秒。

听书:早晨听《小狗钱钱》;晚上提前半小时躺上床,和孩子一起安静地听《神奇校车》的音频第16集20分钟左右,比较专注。

视频:《BBC.海底世界揭秘》第三集、第四集共20分钟。

朗读:孩子跟着我读了十分钟《小狗钱钱》,流畅度有进步,提醒后能认真读一会儿。

社交:幼儿园放学后去小关广场玩滑板车,能跟不认识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跟陌生人可以自如沟通聊天。

唱歌:听了几遍《让世界充满爱》和《龙的传人》,带着他一起唱,孩子每天不经意就哼唱各种会唱的歌曲,我会唱的就跟他一起合,气氛很温馨。

京-悠妈1307男 2017/08/31 10:53:06
近来有些感慨,加入网校之前也看过不少育儿书,可是派系众多甚至观念相互冲突,又缺乏体系性实操层面的指导,所以并不能真正有效作用在育儿细节上。刚开始加入网校时,有很多问题很多困惑,但是跟着网校课程一步步坚持做下来,忽然发觉很多问题已经不成问题了,看着以前的问题记录,自己都能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而且在执行网校课程的过程中,问题也慢慢得到了解决,起码发展趋势开始转好,真的是不知不觉当中,孩子的成长路径已经发生了转轨。

京-悠妈1307男 2017/08/31 10:58:28
加入网校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幼儿园老师都觉得孩子进步好大,像是变了个人,以前我最发愁的不受教问题也不复存在,看着孩子尽全力下压身体做俯卧撑,冒雨也要吊完单杠才回家,越来越专注地听书,愿意认字和学习,感觉收获的不仅仅是项目上的进步,更多的是心理层面发生了变化,有了上进心,愿意发自内心地把事情做好,积极努力做个值得大人表扬的好孩子,自己也沉浸在越来越大的成就感当中,这就是曾老师说的良性循环吧。真诚感恩遇到曾老师,感恩加入博思园网校,很感慨很感动,唯有更加努力地坚持践行网校课程,谢谢曾老师!@曾老师

曾老师 2017/08/31 19:23:11
@京-悠妈1307男 听到孩子进步的消息,真为您高兴!的确,只要家长有愿力,有韧劲,努力地执行网校课程,就能取得以点带面的突破,继而撬动全局。也感谢你这样用心的好妈妈!继续加油!

京-悠妈1307男 2017/08/31 19:58:41
谢谢曾老师的鼓励,一定加油呢!

京-悠妈1307男 2017/09/02 10:55:09

9.1打卡:

运动:跳绳幼儿园每天都练习,回家就少练会,已经可以连续跳四五下;左手扔沙包,2米距离10进3;拿乒乓球拍垫球,连续3次垫了两下,自己很有成就感;俯卧撑努力连续做了3个,都是下压身体很低,绷成一条直线;吊单杠60秒;
听书:早晨听《小狗钱钱》今天没太认真听,提醒了他;晚上提前半小时躺上床,和孩子一起安静地听《神奇校车》的音频第18集20分钟左右,比较专注。

视频:《BBC.海底世界揭秘》第四集第五集共20分钟,对这一系列不太感兴趣,有点不专注。

朗读:孩子跟着我读了十分钟《小狗钱钱》,流畅度有进步,提醒后能认真读一会儿。

社交:幼儿园放学后去小关广场玩滑板车,能跟不认识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跟陌生人可以自如沟通聊天。

唱歌:听了几遍《让世界充满爱》和《龙的传人》,带着他一起唱,孩子每天不经意就哼唱各种会唱的歌曲,我会唱的就跟他一起合,气氛很温馨。

浙-蕴妈1104 2017/09/02 22:19:24
悠妈真棒 我们每天几项也做的 但是周六周日带两个娃比上班还忙,落不到上网就没发过 以后争取每天都发 跟悠妈学习。

京-悠妈1307男 2017/09/02 23:25:05
都不好意思了,谢谢大家鼓励呢,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周末带两个娃确实不容易呢,还能执行这么好,很赞了!

京-悠妈1307男 2017/09/02 23:56:06

9.2打卡:

运动:跳绳今天几次连跳四五下,脚步也挺轻快,又进步了,表扬;左手扔沙包,2米距离10进3;拿乒乓球拍垫球,连续几次垫了两下,自己很有成就感;俯卧撑努力连续做了5个,都是下压身体很低,绷成一条直线;吊单杠60秒。

听书:白天听《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还要求我放了会儿《小狗钱钱》;晚上提前半小时躺上床,和孩子一起安静地听《神奇校车》的音频第19集20分钟左右,比较专注。

视频:《bbc,艺术精选系列》第一集20分钟,这系列兴趣也不太大;
朗读:孩子跟着我读了十分钟《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流畅度有进步,能跟上较长句子,提醒后能认真读一会儿。

社交:去上数学思维课和英语课的路上,跟出租车司机打招呼互动。

唱歌:听了几遍《让世界充满爱》和《龙的传人》,带着他一起唱,孩子每天不经意就哼唱各种会唱的歌曲,我会唱的就跟他一起合,气氛很温馨,最近还总改词,自己乐得哈哈笑。

苏-涵妈1009女 2017/09/03 06:25:22
在曾老师的反复强调下,我们家社交也有了进步,主动认识新同学,自己买东西,去公园主动找别人玩,这一项还要继续重视,争取变弱项为强项。昨天在公园遇到一个非常厉害的三年级的小女孩,各方面都很优秀,相比之下,还好我们有单杠和俯卧撑保底,这两项给了孩子很大的心理优势,哪怕其他都不如别人,这两项自己肯定行!她很自信,觉得自己以后一定也能像小姐姐一样优秀。在玩的时候,也跟小姐姐学习,挑战一些有难度的动作,总之是一次很不错的体验,说以后每个星期都要来玩。在和熟悉的同龄孩子一起玩时,也很乐于展示自己的单杠和俯卧撑。三个月网校课程跟下来,孩子更加勇敢和自信了,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只要去做去推动,一定对孩子有帮助,非常感谢曾老师!

京-毛妈(管理员) 2017/09/03 09:17:39
真好啊,孩子有这样的信心和自我期待!

曾老师 2017/09/03 21:11:10
苏,涵妈!祝贺你!你所描述的景象的确是孩子累积了实力以后有自信心的具体反应。这能够撬动整个生态新局面。为你们高兴!

苏-涵妈1009女 2017/09/03 21:32:33
谢谢曾老师,有曾老师给我们指导,我们要做的只是具体的操作,何其幸运!大家一起继续努力!

京-毛妈(管理员) 2017/08/31 11:31:09
曾赞军老师的博思园新创建了一个“家长教育论坛”,通过简单的装修之后,正式开张,网址连接如下,欢迎大家参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6: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9-4 14:17 编辑

【关于母乳和配方奶】2017-08-26

曾老师 2017/09/01 10:14:39

昨晚
,小瀚在晚上12点大哭,我过去房间看看,看到外婆和妈妈都束手无策,我询问原因,外婆的说法是孩子每天到了这时候就会哭,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我说,孩子哭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们要积极且耐心地排查原因。要么饿了,要么尿湿了不舒服,要么生病了,总之,它有个原因的,找出来,排查它,解决它,孩子就不会哭闹了,如果你不排除问题,刚出生几天的孩子,路径依赖是很快的,任何规律都容易定型。

我抱起孩子,看他的反应是饿了,我的意见是让孩子继续吃饱,瀚妈说,孩子刚刚吃过了。我说,可能孩子的食量大,还没吃够。如果母乳不足,那么可以冲奶粉来补充。这时候孩子刚出生不到十天,开始让孩子适应母乳和奶嘴两种方式,以后会更加方便。

只要方法得当,让孩子不至于因为吃了奶嘴而不愿意吸吮母亲的乳头,那么孩子能够适应两种方式的交叉喂养是更方便有利的。在母乳不足或者出外不方便的情况下,随时可以用奶粉来解决进食的问题。

瀚妈和外婆提出希望听医生的建议,完全用母乳喂养。我说不要那么死板,如果婴儿能够适应两种方式交叉喂养,会更有利于成长,没有数据表明,完全母乳喂养的孩子和母乳及奶粉交叉喂养的孩子以及和完全用奶粉喂养长大的孩子以后在智商,身高或者事业成就方面有不同,前提当然是我们能够买到相对放心的奶粉。这背后,不能寸步不移地盲信母乳喂养的神话,而是要能用逻辑,理性可科学素养去酌情调整的思维方法。

在我坚定的鼓舞下,瀚妈同意了。我拆下孩子的纸尿片,的确是该更换了,有了便便,怪不得他不舒服地哭,这是其中一个需要排查的原因。瀚妈说这是香港的广告中比较好的纸尿片了,我说广告说的保持干爽的效果看来是不完全属实的,有点吹牛的成分。

更换纸尿片之后,冲了奶粉给小瀚喝,他喝了很多,然后就不哭了。这一次,小瀚很安宁地一直睡到了清晨5点,婴儿能够比较长时间连续的睡眠,这对于大人的休息来说太重要了。

对于新生儿黑白颠倒,晚上啼哭的问题并不是那么快就解决的,这只是一个晚上的故事,以后还会有新的变化,要做好随时应对新问题,新局面的心理准备。兵来将挡。

这个过程,要点不在于是不是该完全用母乳喂养的争论,而是说明了要善于动脑筋去寻找问题的关键点所在,在外婆没有好办法的情况下,这时候有个理性而坚定的人过去给她们打气鼓舞很重要。所有事情都需要家长善于动脑筋,否则只好逆来顺受,顺其自然了。顺自己的知识局限和性格局限而获得的自然,常常不会是你甘愿接受的结果。

家长要有动脑筋想办法的概念,只要因应事态的具体肇因去寻求解决方案,总能想出更合理的办法。这里强调的是动脑筋的能力和行动力的重要性。

京-毛妈(管理员) 2017/09/01 10:32:32
看了曾老师今天的分享,还蛮感慨的,我儿小时候食量比较大,全母乳喂养,长期无法睡整夜觉,对我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一度骨瘦如柴。当时母爱泛滥,一味相信全母乳喂养。对于我们这种白天上班工作强度大,晚上带孩子的人来说,除非身体特别棒,要不真的受不了。对于孩子也是有影响的,我们家那个食量大,但喝了母乳他就其他的辅食什么的都不愿意吃,光吃奶晚上要吃很多次,他自己晚上的睡眠也不好,现在五岁了,还是喜欢晚上吃点东西再睡觉。

京-悠妈-备孕 2017/09/01 10:33:12
嗯,我也是,真的身体亏损好大,几年都没睡过完整觉。

晋~远妈备孕 2017/09/01 10:35:32
我也是其中受害者!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睡个囫囵觉了,睡不好觉对性情影响也很大,脾气变得暴躁。

粤~保仔妈161024男 2017/09/01 10:38:54
我还是一直在纯母乳喂养,宝宝十个月大了。幸好我家宝宝2个多月到6个月时 都可以自己睡整觉,然后6个月开始到现在就要夜里醒来1次,白天也是要上班。

浙lucy妈0705B1610G 2017/09/01 10:39:13
同感,养哥哥时信奉纯母乳,硬撑,养妹妹时,走的就是曾老师今天的路线,自己还感触妹妹比哥哥好养多了。妹妹最近开始不吃夜奶好几天了。我自己睡眠得到保障。

粤B汉妈1703男(C组楚轲妈) 2017/09/01 10:39:21
@曾老师 我的二宝刚出生是混合喂养的,出生当天晚上因为母乳不够吃过配方奶粉,现在五个多月出现过敏症状,虽说和混合喂养没有直接关系,但现在有些医生(如崔玉涛)说,刚出生的宝宝吃配方奶后来出现过敏的概率会比纯母乳的高,所以崔医生建议如母乳不够,可用部分水解奶粉替代,可预防过敏~供您参考。

曾老师 2017/09/01 10:48:03
任何事情,都不能够仅仅盯着一个指标,而是要宏观计算出综合损益,母乳喂养相对于奶粉的营养指数来说,阶段内会有一定的优势,但不完全。可是,其他方面会发生相关的损失,而那些损失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将会吞掉母乳喂养的好处,这一点以后再详谈。

浙 蕴妈 1511 2017/09/01 10:49:48
是啊 当时我也是想着给母乳 但是自己母乳并不好,搞得自己很累 家庭关系也不好,所以曾老师说的对 要考虑综合利益,不能死脑筋。

京-悠妈-备孕 2017/09/01 10:55:12
对了,有大孩子的妈妈们,你们娃儿都是什么时候断奶粉的呢?有人说可以喝到学龄前,就是差不多6岁左右,补充一些日常饮食提供不了的营养,就当牛奶喝了,因为中国的牛奶制品并不让人放心;还有人说3岁后就必须断掉了,否则孩子会上火,不知道大家和曾老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粤竹子妈1705G 2017/09/01 11:06:15
我家的纯母乳4个月了,想着还有两个月就要上班了,试着让她吃奶瓶,但无论如何她就是不愿意吃,囤了嘉宝米粉,想着下个月给宝宝试一试。用勺子也试过,会用舌头顶着勺子,而且不肯吞下去,勺子一拿开就喷出来。

曾老师 2017/09/01 12:06:20
大家看我之前的育子笔记里面有关于如何断奶的操作了,可以参考。

豫~慧妈G17-4 2017/09/01 13:36:47
我们月子里快累死了,熬了几个通宵。小家伙母乳吃不饱,饿急了,又困,死活不肯吃奶瓶,于是又困又饿,饿的睡不着,困的不想吃!快两个月才正常。我们早上五六点她醒来就抱她出去,傍晚饭后就带她出去散步,回来洗澡吃奶睡觉。如果感觉不够就及时给奶粉,然后吃母乳睡觉。

湘-七妈1708女 2017/09/01 14:10:34
今天是宝宝出生第5天,昨天出的院。昨晚11点喂的母乳,晚上1点拉了一次大便,早晨5点饿醒了,吃了一次母乳,到早晨7点多又吃了一次。有黄疸,医院要求住院,接受不了分开,拒绝住院,带回家了,网上买了蓝光灯,自己在家照。准备蓝光+太阳+药浴+药物,治黄疸。

冀-西妈0210女 2017/09/01 16:17:07
看了曾老师的分享,感觉真是感性和理性的碰撞,观念决定行为,母乳喂养是一个值得提倡的做法,但也无须当成教条一味盲从,同时也要考虑客观因素,比如母亲身体状况、休息需求、营养状态、母乳质量、婴儿食量等等……赞成曾老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做法,目前质量可靠的配方奶粉还是很好的助益,申爸也曾建议断奶后的儿童可以多喝几年配方奶粉,他忽悠大申说叫聪明粉,可惜大申因不习惯口味没坚持下来……

京-悠妈-备孕 2017/09/01 16:19:25
那申爸建议喝奶粉到几岁啊?

冀-西妈0210女 2017/09/01 16:26:01
好像学前学龄儿童都可以吧……西上高一了,我也会买点学生奶粉给她喝喝……还有妇女奶粉……老年奶粉……

粤-准妈妈 2017/09/01 16:27:19
她说的奶粉跟你说的奶粉意义不同吧,不然一辈子不用断奶了。

冀-西妈0210女 2017/09/01 16:28:29
年龄不同,作用不同……

津-宇屹妈1605男 2017/09/01 16:29:39
孕妇奶粉喝完了,那体重蹭蹭的就上去了。申爸建议说可以喝到10岁,他说了是小安素。我估计要是喝了别的,体重也得蹭蹭蹭网上长。

冀-西妈0210女 2017/09/01 16:30:13
说实话,窃以为:如果母乳质量不好(休息不好,情绪不好,营养不好),还不如喝配方奶……

京-悠妈-备孕 2017/09/01 16:32:46
我们断奶后喝的是澳洲有机的贝拉米3段,现在还少量喝着,都4岁了,还挺爱喝,我查查小安素去,是不是更适合大孩子喝。
粤龙儿妈1203B 2017/09/01 16:40:54
话说我也喂母乳到三周岁,一直认为母乳比奶粉方便,特别是夜奶。

冀-西妈0210女 2017/09/01 16:42:19
嗯,母乳喂养值得提倡,但同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09: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9-4 20:34 编辑

【“政治正确” VS 成长环境】2017-09-03

曾老师 2017/09/03 23:17:34

因为老三的出生,家里来了一个亲戚短期帮忙照顾。从小地方来的人,带着浓厚的传统进入了我们原先的家庭。

有一天,在吃饭时,她会自然而然地给小浩夹菜,我示意她不必这样做。我能够理解她这样做是好意的,用她所信仰的方式来传达她的善意,可惜她的信仰,她的观念我并不赞同。

未免她的心里难过,所以在饭后我私下找她谈话,对她解释,刚才不让她夹菜给小浩,是因为小浩已经自己会照顾自己吃饭了,当孩子习惯于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大人因为展现自己的善意的需求而为孩子代劳,可能转达给孩子的结果是破坏了孩子自然而然的节奏,因为孩子总是好逸恶劳的,这是人性有自私的一面所决定的。

一个成年人,在别人家里短期做客,基于社交礼仪的礼貌,基于他们所以为的普遍道德所监督下的“共识”,人们通常都有表达“我是一个对孩子有爱心,懂礼仪的人”的道德表态需求,也就是说,她这样做,主要目的并非自己很喜欢很爱这个孩子的下意识举动,而是我有必要在社交场合对别人表示我“善良,正常,懂事,合乎普遍道德,我是一个政治正确的人”。

通常人们在别人家里做客或者同事带孩子到单位串门时,大家都在做一些场面上的举措,都是为了完成自己“政治正确”的基本流程而已。所以,我并不责怪这些客人的热情举动,其实他们的举动只是按照既定的程序走完,没有恶意。

当客人短暂介入我们的家庭秩序中来,我能理解他们狭隘地表达”政治正确”的礼仪性需求,所以他们绝无恶意,这一点是清楚的,可是,我的孩子的好习惯,我们家庭中需要如履薄冰小心呵护的秩序,难道要因为满足别人的“政治正确”而做出牺牲吗?这是个不得不权衡代价的问题。

所以,我选择了礼貌地跟她沟通说明。当然,我会客气地感谢她的善良好意,然后告诉她,就怕小浩还小,不懂事,一旦你在这里的一两个月期间经常主动殷勤地为小浩夹菜,并且脸上带着唯恐侍候不周到的语气神情时,小孩难免会享受这样的尊贵错觉,继而扔掉原先的好习惯,滋长出那些唯我独尊的骄横之气。这一点倒不见得是好心做了好事,恐怕事与愿违的概率更大。所以,请你为了孩子的独立性着想,狠狠心,忍住别代劳吧。

还好,她能理解我善意的解释,虽然她改不了自己的行为,可是心理上是愿意配合我的。

后来,经常给小浩穿衣服,搬凳子,拿纸巾等等,都是来自于她的“传统而善良的本能驱动”,我看见的,就温和制止,看不见的,只好忍受小浩受到毒素的入侵而波动。这就是环境波动的代价,我们最主要的是看得见,一旦看见了,就自然会采取调和。可怕地是家长的意识中看不见种种行为的远景伤害,那么就无从甄选,无从避害了。

就像雷达系统,先要在意识中能够发现有敌害入侵,然后才能谈得上相应对策,拦截等措施。这个话题,我想,每个家长都值得想想。我们在生活中,为客套,为了政治正确,曾经牺牲过自己的个性吗?曾经遭受过入侵的代价吗?我们如何评估得失的权重呢?

曾老师 2017/09/03 23:30:10
因为每天的工作太忙,所以常常是到了深夜了,才有时间安静写一点感想跟大家分享,所以,辛苦大家晚上阅读长篇了。

冀-西妈0210女 2017/09/03 23:43:43
曾老师好理性,并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这也是需要勇气和能力的……我有时觉得,主动帮助孩子,剥夺孩子的动手能力,其实可以算是一种很残忍的行为,是在扼杀孩子的生存能力……

苏-萱妈-1706女 2017/09/04 07:03:59
曾老师为什么不请一个专业的月嫂呢?或者育儿嫂?

赣彭妈(备孕) 2017/09/04 09:06:59
估计曾老师有请月嫂,不然老人怎么有时间顾及小浩呢。

曾老师 2017/09/04 09:13:05
萱妈,彭妈,我这里无需请月嫂,来帮忙的亲戚足够了,不让她们来帮忙是不礼貌的,虽然我昨晚谈到了问题,可目的不是吐槽,而是借此说说这类现象。

赣-彭妈(备孕) 2017/09/04 09:35:04
是呀,曾老师这种现象实在太普遍了,关键是我们要如何理性对待,很多时候不能两全其美,孰轻孰重我们还要仔细掂量。

苏-萱妈-1706女 2017/09/04 09:38:49
对,是的曾老师,您给我们点拨的是目前的这类现象,都知道您教育有方,估计亲戚们也想在你这里多学习点育儿知识。对,亲戚好心来帮忙,我们直接拒绝他们也不好。

秦团妈1212b1712b 2017/09/04 09:49:11
曾老师,您好,看到昨天你的发言,真的特别感慨。你这是外在的亲戚出现的问题,而我们家,是我公婆,每次回去,公婆都各种夹菜,各种说小说,各种端茶倒水,更甚者,有时直接站在孩子身边,喂喝水,喂吃饭。然后每次我的情绪都产生很大波动。非常感谢曾老师提出来的立场,也就是说,我要私下里跟公婆谈这件事,然后看到时一定要温和的制止,是这个逻辑对么。还是建议,我应该和老公说,要老公去和公婆交涉?一想到二胎即将出生,类似问题要集中冲突,各种产前抑郁......

浙160527悠悠妈 2017/09/04 09:50:27
我家大的现在也各种的问题,叛逆了,我的观点和婆婆老公的不一样,我管婆婆老公就护着,管不出来。昨天我去学车,给大宝布置好了任务,结果让老公带出去玩了一天,晚上我回来大宝是各种敷衍。我老公很犟 我婆婆更犟,我婆婆总以为自己的看法是最正确的,我老公平时都很忙,基本上不参与教育的,但是管起来却是理直气壮的。

苏-准妈 2017/09/04 09:51:11
对于双方都上班,让公婆带孩子的人来说,我现在各种担忧。

京-毛妈(管理员) 2017/09/04 10:13:05
@秦团妈1212b1712b 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教育观不一致,是很多家庭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我记得曾老师曾经说过,教育孩子,协调家庭成员,就是个系统工程。既然是系统工程,就说明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带动家庭成员,和教育孩子一样,都是有诀窍的:就是每天做一点,天天做,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观念。

我家阿毛从一出生,我用中医的方式来给他调理身体,最初阻力特别大。我自己喜欢中医,自然而然会天天在我先生耳边念叨各种中医的东东,我念叨的时候,他挺支持我的,我以为已经建设好了。但是一岁不到的娃儿,一生病,刚开始是公婆不淡定,到了后来我先生也不淡定了。三人对我齐开炮!

大家也知道的,最伤人的话都是从最亲近的人口中出来的。我当时是嚎啕大哭,但是,也木有妥协,不相信我可以,那我们就去找中医的医生看,反正就是不能去打针。

就这样坚持下来了,阿毛的身体就很好,很少生病。几年之后的现在,我们家基本上是不去医院的,然后老家的亲朋好友的小孩生病了,基本上都来问我怎么处理。

我想说的是,不管别人现在能不能支持你,你都要支持自己,只要你沿着正确的道路走,就会有好的成果展示出来,那成果就是你最能说服他们的东西。

粤-保仔妈161024男 2017/09/04 10:25:11
确实自己的孩子自己立场要坚定,最好的就是可以灌输老公也和自己站在统一战线,这样在漫漫育儿路上就有更强大的后盾。

京-毛妈(管理员) 2017/09/04 10:26:38
养孩子的最初往往是矛盾最集中的时候,妈妈必然是最辛苦的,有时候也会很痛苦。大家不要怕,有曾老师带领,走正确的路,前面就是光明的。所有的痛苦都是有价值的,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历练了我们自己。

粤-保仔妈161024男 2017/09/04 10:27:44
悠悠妈 把孩子爸爸也拉进来,不经意地让曾老师感染熏陶一下。

浙160527悠悠妈 2017/09/04 10:28:05
很庆幸在老二一岁的时候进了这个群。

秦团妈1212b1712b 2017/09/04 10:29:37
谢谢毛妈,你说得真好!

浙160527悠悠妈 2017/09/04 10:33:09
养孩子也是自己修炼的过程。

粤-保仔妈161024男 2017/09/04 10:33:32
是的,育人先是育己。

曾老师 2017/09/04 12:37:39
西妈,深知其害者,才能看出残忍,所以,改变行为之前需要增强认识,认识是第一位的。

冀-西妈0210女 2017/09/04 12:56:05
嗯,观念指导行动……没有切身体会,很难认识到位……等认识到位了,孩子也长大了,许多后果已造成……真是一种悖论。希望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位,能够打破这种悖论!

京-悠妈-备孕 2017/09/04 13:44:42
认识是第一位的,曾老师说得太对了!如果认识有偏差,行动力只会把结果带到更偏远的地方。

浙lucy妈0705B1610G 2017/09/04 13:20:10
我是看到大申爸提到过散养,就是老人一套带法,爸爸妈妈又各自一套带法,我于是释然了外婆带老二的种种和我带老大时的不同育儿方法。再也不走和老人沟通路线,功力不足也是一个原因,带老大时和奶奶爷爷沟通出现了无数不顺畅也是一个原因。


就是大申爸爸这个帖子里提到过,我记得。

冀-西妈0210女 2017/09/04 14:02:43
嗯,同意lucy妈妈所说,大家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也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能一味生搬照抄……比如曾老师举的例子中,曾老师本身是一位教育大师,在自己家中又是主场,有绝对的话语权,针对亲戚不当做法,提出改正意见,能够收到良好预期效果……而有些妈妈在家中没有话语权,不如老公、婆婆强势,那么效仿曾老师做法,不是伤心失望,焦虑抑郁,就是搞得家中鸡飞狗跳,剑拔驽张……客观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反倒不如申爸所说双线散养,家中气氛和谐,对孩子成长也很重要……

冀-西妈0210女 2017/09/04 14:03:26
咳,窃以为:改变老人,几乎是一条不可行的路……明知道不行,莫如从一开始不做,换一条路试试……

秦团妈1212b1712b 2017/09/04 14:08:50
是指改变老人,这条路不通对么?

粤~保仔妈161024男 2017/09/04 14:09:11
看是哪些老人家,有一些老人家还是比较开明,可以接受现在新的育儿观念,其实在育儿过程,家庭中总会有意见不合,看法不一致的时候,这个时刻,就需要良好的沟通以及成效展示。

冀-西妈0210女 2017/09/04 14:10:43
对,个别开明宽容好学上进老人可以沟通……

粤~保仔妈161024男 2017/09/04 14:11:06
还有亲妈,亲爸是可以沟通。还有一些比较潮的老人家,就是指平时都有玩微信的,帮他们微信关注一些科学育儿的公众号,时不时有推送。

冀-西妈0210女 2017/09/04 14:13:56
不过貌似我爸妈当年在帮我们照看小孩时,对于我们的意见,爸爸是不听,妈妈是做不到……中国隔代养育的现状,的确令人堪忧……好在越来越多的年轻智慧父母在崛起……

浙lucy妈0705B1610G 2017/09/04 14:17:10
我家外婆比爷爷奶奶还强势十倍,爷爷奶奶我都功力不足,何况自己的妈,我每次都想,她这把年纪还能帮我带老二,我不要再说出什么话让她生气难过,反正外婆是真心疼爱孩子的,就这点都比保姆强,我自问自己暂时做不到辞职做家庭妇女,那就学习大申爸让家里和睦些。

粤~保仔妈161024男 2017/09/04 14:21:20
我现在是我爸爸和妈妈在帮我带孩子,总体来说,还算乐观,主要是我和老公育儿观都是一致的,然后平日里我们都有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们,最重要就是他们看到了 我们科学育儿后的成效,所以慢慢地大方面就也接受现代的育儿理念,一些小的方面,不影响孩子成长的传统就随上一代了,就互相尊重大家的观念,然后再针对差异较大的进行沟通。

京-毛妈(管理员)
@粤~保仔妈161024男 你家的环境算比较好的,没这么好的亲们也不要太焦虑,如果祖辈和父母加起来对孩子的影响是100的话,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尤其是妈妈的影响要占到七八十,所以我们做好自己,活出自己,是最重要的。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拿到多少是多少,放松是家长最好的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6 17: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孩子高质量的爱】2017-09-04

曾老师 2017/09/06 00:08:19

小瀚已经出生快20天了,一切都好。从一开始基本上都在睡觉,到现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时间醒来玩了,两眼开始有了些光彩。

我也就可以更多地抱着他四处走走,有更多的交流。小哲姐姐和小浩哥哥对弟弟也喜欢的爱不释手。

因为前面已经有两个孩子的婴儿期经验,所以现在更轻松了。在孩子的营养上,基本合理就行了,瀚妈平时还会给孩子按摩,以及推动小瀚做腿部行走的训练等等,不过我们心中比较有底,这些方面能做就做,并不焦虑,如果闲着也是闲着,就讲究一些,如此而已。

其实,决定孩子未来发展好坏的,并不是现在对营养的极致和苛刻的要求。营养和身体健康这些课题在现代化的今天,大部分家庭都已经能轻易获得基本保证了,家长们不必过于紧张,只要大家依循科学的营养观,不要太出格偏颇也就行了。

说到对婴儿饮食的照料方面,岔开一点说:有些家长对婴儿照顾的殷勤,无微不至,除了发自内心真诚地爱护孩子之外,其实,也有一部分人的行为的动机是复杂的。有些时候,人们看似在为了婴儿忙碌不停,其实深层的理由未必全部是为了爱。

在一堆围着孩子转的内圈和外圈的人员中,只有少数一两个人是面向未来的长线投资的收益者,也只有长线的受益者才会真正为孩子的远景去思考,去负责,才愿意为了孩子的远景福祉而节制一些原始的爱,并尝试去控制劣质爱的溢出。而其他的角色,各有各的算盘,终归一点,人们都活在角色的局限性之中。这一点,过些天再抽空继续聊。

冀-西妈0210女 2017/09/06 07:09:59
嗯,其实更多的人,是在通过孩子爱自己而已……这种“原始的爱”或者“劣质的爱”,对孩子没有好处,不过是施爱者在安抚自己的情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20: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生证】2017-9-6

曾老师 2017-9-6 23:28:33

今天拿到了小瀚的出生证。

小小的一张纸,可要好好保管呀。别小看了这张纸,在未来的许多时候都可能用得上的。
在中国,各种证件都很重要,一旦遗失了,在你意想不到的某些时候会把人折腾的崩溃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小心地收藏好这个出生证。


粤-翔妈-备孕 2017-9-6 23:33:06
是啊,证件之国!因搬家几次,孩子上小学找不到出生证,快急死了,我父亲在老家帮忙补办了,在东莞办手续确认时,人家怀疑是假的!还好,最好顺利入学,否则只能当留守儿童,在老家上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20: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的成长环境】2017-09-09

曾老师 2017/09/09 23:21:29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大部分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看上去,大多数活动和教育无关,也就是说,这时候还谈不上对婴儿的影响与塑造。其实不然,身边人对婴儿的哭泣响应的方式,语调,身体微动作等信息,已经在开始给白纸染色了。所有互动的过程,都编织着婴儿与身边亲人的相处模式,双方在与日俱增地改变着对方,最终形成了一种关系定式,这些定势将影响亲子关系十多年乃至一辈子。

听起来似乎上纲上线夸大其词了,其实仔细观察,家长的语态,神情,无不散发着自己的性格特征、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微颗粒,这些微颗粒在每天传递给孩子,孩子每天接触到的人就是身边这一圈人,只能从这些人的身上汲取各类反应模式,从而形成了白纸对世界的初始认识标准。

婴儿的认知和行为反应方式也是被周遭环境所训练的,环境中的人们就像婴儿的一面镜子,婴儿通过镜子来看见自己,形成自己。

在5个月大之前,有些家长就会跟别人说:我家的孩子很认人,不让陌生人抱的,否则就大哭不停。或者说,我家的孩子哭起来要大人抱,还要行走和摇晃,你抱起来坐着都不干,真是难带。这些说辞似乎在谈论着一件跟自己毫无干系的事件,犹如命中注定。

真的是这样吗?

我看到许多保姆和老人在哄孩子不哭时,是哀求的语气,真是不解。一个人的行为内核应该是理性的,也就是说,当他们用哀求的语气在哄孩子不哭时,心里一定是想解决问题的,这意味着他们认为对孩子采取哀求的姿态效果会更好,更有助于孩子停止哭泣。我实在找不到他们这样做的经验依据,假如家长用不卑不亢,中正平和的语气相对于哀求的语气,终止效应会削弱,那么这意味着你的孩子已经被你慢慢地训练成懂得享用主人对奴仆的傲慢姿态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之初,性本空,孩子原本是一张白纸,最初当然是不会刁蛮,不会需要被哀求的,假如后来真的变成哀求更有效,那也是说明了被环境训练成那样的心态和模式了。

手握画笔的人啊,对此不得不思考。这个话题很大,以后将还会谈到。

几年前,有一位新生的家长来拜访,他的孩子刚刚入读我们博思园一周,家长当然挂念孩子,忍不住要来探访。可是,他们的情况比较难过,孩子在家里表现很被动,常常六神无主,什么都无所谓,(这里不方便说得更具体)可是在我的身边,所看到的是一个有着强烈向往上进和奔放自己的好孩子,是有神采的,与他们父母的描述相差很大。这说明,孩子在面对家庭中的各成员时,从小就被家长塑造成了一种很糟糕的形象和互动模式,孩子幼小时,无力反思处境,也无力逃脱环境。于是,每天的生活就是吸纳毒气,成为所有人都不满意的样子。

来到我这里,我发现10岁的他内心的纯善尚未被完全破坏,有许多改变的渴望,渴望被尊重,渴望被看见,渴望被释放,渴望被理解。于是,我释放了他。他很喜欢这里,很喜欢上我的课,他的眼神有了光彩。

一周后,我把这些情况告诉他的家长,判断已经很清晰了,你的孩子在家里的种种让你们担心的坏样子,是家长自身和家庭环境生态造成的,你们从他1岁开始就用自己蹩脚的画笔在瞎涂抹,只是当时没有人告诉你错误所在,你听到的都是祝福,家长的脑海里都是一厢情愿的憧憬,回过头去看,你根本没有警惕和修正的机会啊。当你不能够明白我上面说的日日夜夜在平凡生活中的微渗透,也就无法防微杜渐了,于是慢慢地,最终害了孩子。现在为了孩子的改变成长,只好建议他在稳定之前,一年内都最好别回家。这是代价。

这样的情况我这些年来遇到了无数了,最爱孩子、最舍不得孩子离开身边的就是父母,可是,当父母听到自己就是那个危害的源头时,不得不放弃带孩子回家的渴望时,心里有多痛。

我非常理解,看见太多家长在痛哭失声。其实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普遍地发生。

所以我看见的是一个立体的成长脉络,因果关系,清楚分明。作为教育者,我必须探究清楚,各种行为的成因,才能诊断,才能干预。

事例太多了,以后再慢慢继续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20: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9-11 21:31 编辑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2017-09-11

曾老师  2017-9-11 19:23:19

其实,把一个孩子培养出色,真的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的,要么是有形的现金,要么是无形的时间加上知识,甚至家长的性情、修养、见识、能力和恰到好处的环境,这一切,都是成本。一句话,没有人是随随便便成功的。

看历史上,牛人数之不尽,可是为何大多数牛人也没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撇去那些专业不对称,本身就不懂教育的那部分家长,其实还有许多是有能力的人,但是最终也没能把孩子塑造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比如说,去年听说著名导演姜文,放下工作一年,亲自带着自己的儿子去新疆某处作艰苦闭关训练,为何?可能是当孩子还小时,姜文因为工作和事业的节奏刚好处于脱不开身的忙碌期,加上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总是觉得教育上很容易,没有什么大问题,也就不拉么上心了。等到孩子长大一些了,姜文作为父亲在阅历上也更丰富成熟了才意识到应该怎样教育,于是,就毅然放下工作,全身心地调教儿子了。这是其中一个例子。

因为我自己是做这一行的,所以心理难免经常去寻思跟教育有关的各种问题,心中有一些数据,有一些答案和感慨。

五年前,一个在教育界颇有争议的人物来我家聊天,他问我,南怀瑾先生号称教育家,但是他的子女们也没教育成多好啊,为什么?


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号称给他10个新生婴儿,他可以接受定制,让这些孩子成为你指定的艺术家,政治家,学者或者超级罪犯等,可是,华生的孩子也不见得被培养的多么牛啊?


对于他的问题,我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当时笑而不答。以后我会在一期节目中闲谈这个问题。


有些事情,时不我与,刻舟求剑,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总之,人间有总有关于错过和遗憾的故事,能够如愿以偿的,少之又少。大家要尽早看得懂,看明白。这也就是老话说的,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那些历史上的名人就不说了,就说我所尊重的好朋友大卫老师和玉冰老师夫妇俩,他们的两个儿子教育得非常优秀。要找原因,也许你们会说,是因为他俩都是很懂教育的人,所以孩子优秀。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


他们夫妇俩是很有学问和修养的人,(顺便一提,玉冰老师最近6年才开始练习毛笔书法,可是现在的毛笔字写得非常漂亮,她的小楷水平让人实在佩服。这就是一个人的综合厚度的体现)可是要将自己所知道的教育原则实实在在操作落实在孩子的身上成为效果的话,离不开日日夜夜的付出和整体配套的环境,比如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孩子制造恰当的成长环境,这种选择环境,制造环境的过程,就要付出许多有形及无形的成本。


他们一家人在洛杉矶的某处,安静地生活,恬淡无争,以他们的学识和修为,勇于放下职场高薪的诱惑,选择一种清净恬淡的生活方式。


两个高级知识分子,拥有的知识,人生阅历本身就是一种有价物,他们在一个阶段内并没有用这些能力去换取金钱的回报,而是用在了孩子的身上,就这么安静地陪伴着两个孩子的成长。这背后,该要有多少取和舍的为难选择,该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付出和承受别人的误解。他们与世无争的恬静生活,是一种修为的结果,也是孩子成长关键期的巨大付出。


行动,去做,胜过千万个借口。

今天有个朋友跟我讨方法,问我有没有一套懒人办法,可以高效率地培养好孩子的语数英。我直言自己没有这种神仙药方,如果他找到了,记得分享给我。


现在在网校中,建议大家按照这种步调去行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已经是走在了一条对你而言最高效率的道路上了,只是,人们在当下往往不相信。


人是有惰性的,总以为还有更轻松更不需要付出的捷径可走,于是,将半生光阴用以去寻找和折腾了。其实,老老实实走好脚下的路,捷径也便在脚下了。


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小聪明的人,但凡想不劳而获的想法,都不过如痴人说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5 18: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生婴儿照顾】2017-09-15

曾老师 2017/09/15 10:39:02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小瀚就快要满月了。
满月是一种习俗上的说法,更多时候,它是一道心理上的界限,依照民间传统的观念,似乎等到这30天过去了,孩子和产妇的许多行动才能正常化。坐月子这一说,就很中国化。

这段时间以来,瀚妈吃了巨量的鸡肉鸡汤和猪脚炖姜之类的食物,算是为传统文化作牺牲了。

幸亏,依照以往两次经验来看,瀚妈的身体在产后一年就会恢复增长身形,不会太胖。

小瀚现在睡眠的时间明显减短了一些,每天有更多的时间睁开眼睛安静地观察外界。眼睛是心灵之窗,随着孩子的大脑成长,在出生的30—90天之间,变化会很明显,他们吸收到的外界信息的刺激将会不断地促使脑部发育,从一开始眼睛里空白模糊的世界,到慢慢地建立了与外界信息的互动,孩子的眼神会逐渐有了鲜活的神采。

小瀚的身体健康,一切成长值都增长良好。随着身体的恢复,瀚妈的心情和状态也好多了。产妇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个月,身体和心理上都会比较辛苦劳累,很需要丈夫多关心,疏导和分担一些精神上的压力,令产妇觉得精神上有强大的战友共同面对阶段内的困难。这时期丈夫的精神支持是相当重要的。

津-宇屹妈1605男 2017/09/15 10:43:35
曾老师说的太对了。很多家庭矛盾都是在产后这几个月发生或者爆发的。

豫-萌萌妈-0502G 2017/09/15 10:59:06
曾老师的做法太赞了。幸福之人有其幸福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2 15: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9-22 15:59 编辑

【妈妈们在孩子1岁之前多看育子书籍】2017-09-19


曾老师 2017/09/19 23:37:19

小瀚前天刚刚满月了。

过去这30天里,这个小家伙身体上的成长是正常的,健康的,体重和身高的成长都很正常。

值得谈谈的是,在小瀚出生20天开始,瀚妈开始每天让小瀚用一小段时间来锻炼身体,分别做三个动作,一个是趴下,引导孩子做抬头的动作,锻炼他的颈部力量,每次玩10分钟就够了。第二个是推动他学习爬行,就是让孩子趴着,妈妈的两只手顶住婴儿的双脚,推动他往前挪动,并不是真的要推动多远,而是锻炼身体的肌肉发展,第三就是妈妈利用婴儿的握持本能,让孩子的两只手抓住妈妈的手指,然后妈妈缓和用点力将孩子提起来,当然下面垫着枕头,这个动作足以把婴儿从躺着提前来到坐着的姿态,再放下。

做这三个运动项目时,妈妈都是用快乐温和的语气来跟婴儿沟通的,让婴儿感觉这些活动是和妈妈的温馨时刻。


通过十多天的锻炼,目前来看,小瀚的身体成长发育的进程比较理想。这些活动在之前对老大和老二也一样采用,所以这几个孩子在1岁之前的身体成长方面,是比较理想的。比如在抬头的时间,爬行的时间,力量的增长等数据上,都比较理想。至于这些活动是否也促进了婴儿的大脑发育呢?在这里我不敢误导别人,免得以为在1岁之前做这些活动是帮助婴儿赢在起跑线上了,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奇。可是,真的叫我悄悄地说,私下地说,我会告诉你,做一些必要的刺激,确实能够帮助孩子在身体的发展指标上比不做的孩子会有一点促进作用。到底会不会有助于大脑的发育,令孩子更聪明呢?以后随着孩子长大的过程,我再来谈这一点心得。


不过,以我的经验来看,在孩子10个月之前的所有这些运动启蒙或者智力上的启蒙,都不是决定性的。虽然以我的经验来看是有用的,可是,决定人生未来高低的因素,不在于1岁之前做了些什么。


所以,积极去做的家长可以认为是有帮助的,我自己的经验也的确感觉是有用的。但是把人的发展拉长在1---15岁的区间来看,1岁之前所做的那些促进跟未来要做的东西相比,重要性微不足道。

说了一大堆,就是说,要辩证地看我们在孩子1岁之前所做的这些运动启蒙,其他的家长们如歌精力不够,就可以不在这些环节上搞得自己精神紧张,做了固然好一些,不做也没关系,决定你孩子的,是在1----4岁这个区间。那三年是父母们最应该花精力,重视起来的,性价比超高的阶段。

妈妈们在孩子1岁之前,多看育子书籍,多学习,多思考,多储备知识和别人的经验,为后来的几年发力打好基础,这真的最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17: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混合喂养】2017-09-25

曾老师  2017-9-24 10:43:36

从小瀚出生一周开始,我们就开始有意识地让孩子适应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并没有费任何劲,小瀚适应的很好,很流畅。一直以来都是以母乳为主,奶粉为辅助,这样确保了任何时候,孩子都能吃饱。


其实,母乳喂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是,是混合喂养还是纯母乳,不能过于理想化和绝对化的对待,我看,假如能够买到放心奶粉的家庭,混合喂养是比较方便的折中方案。


让孩子适应口味之后,就很方便了。


现在小瀚的体重增长很正常,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17: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给孩子织一张什么样的网】2017-09-25


曾老师 2017/09/25 10:53:37

当婴儿尚在襁褓中时,每个家庭都充满了欢乐和期待,因为新生儿意味着希望,就像一本未翻开的书,内容随你遐想。


孩子是家长、家庭未来的希望所在,因而,这时期除了一般劳务性的劳累之外,家长们的脑海中存有最美丽的遐想,就像小学生坐在教室里发呆走神,眼睛虽然看着讲课的老师,思想确已神游太虚,不但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都结婚好几百遍了,连天空和海底都漫游个遍了。对于做白日梦的人来说,这无疑是快乐的课堂,只是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它才变得令人沮丧。


每当我在外面看到别人对着怀抱中的婴儿柔声呢喃时,我会煞风景地想——这个小家伙15年之后会变得如何呢?会不会如你所愿,成为你想象中的超人,给你和家庭带来荣耀和骄傲呢?15年之后,你会不会平静的说,这孩子还挺不错。


对我家也一样,我看着自己的每个孩子慢慢地成长,心中都会想,他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呢?在他现在纯真烂漫到20年之后的那个样子,这之间到底将会发生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20年后的结果?这些问题就是探究人的成因了。


人们对襁褓中的婴儿是无条件原谅的,因为婴儿的心智太简单,行动力接近零,所以他们哪怕给家长带来了许多麻烦也是无意识的。既然无意识就不会有怨气。可是,到了1岁,两岁,三岁,随着孩子的长大,也渐渐形成了自我的意识,在环境的互动和牵引下,孩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脾气,有了自己的习性,这些脾气和个人意旨将会与家长形成一定程度的互动,既然叫互动,就难免有恩怨了。于是,孩子与家长之间,每天就在缓慢地编织着彼此之间的一张网,一张关系和互动模式的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17: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10-6 08:41 编辑

【你在给孩子织一张什么样的网】2017-09-25

曾老师 2017/09/25 10:53:37

当婴儿尚在襁褓中时,每个家庭都充满了欢乐和期待,因为新生儿意味着希望,就像一本未翻开的书,内容随你遐想。


孩子是家长、家庭未来的希望所在,因而,这时期除了一般劳务性的劳累之外,家长们的脑海中存有最美丽的遐想,就像小学生坐在教室里发呆走神,眼睛虽然看着讲课的老师,思想确已神游太虚,不但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都结婚好几百遍了,连天空和海底都漫游个遍了。对于做白日梦的人来说,这无疑是快乐的课堂,只是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它才变得令人沮丧。


每当我在外面看到别人对着怀抱中的婴儿柔声呢喃时,我会煞风景地想——这个小家伙15年之后会变得如何呢?会不会如你所愿,成为你想象中的超人,给你和家庭带来荣耀和骄傲呢?15年之后,你会不会平静的说,这孩子还挺不错。


对我家也一样,我看着自己的每个孩子慢慢地成长,心中都会想,他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呢?在他现在纯真烂漫到20年之后的那个样子,这之间到底将会发生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20年后的结果?这些问题就是探究人的成因了。


人们对襁褓中的婴儿是无条件原谅的,因为婴儿的心智太简单,行动力接近零,所以他们哪怕给家长带来了许多麻烦也是无意识的。既然无意识就不会有怨气。可是,到了1岁,两岁,三岁,随着孩子的长大,也渐渐形成了自我的意识,在环境的互动和牵引下,孩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脾气,有了自己的习性,这些脾气和个人意旨将会与家长形成一定程度的互动,既然叫互动,就难免有恩怨了。于是,孩子与家长之间,每天就在缓慢地编织着彼此之间的一张网,一张关系和互动模式的网。

家庭就像一台大型的纺织机,家长和家长所控制下的环境,就是机械臂,孩子就是纺纱线,这台机器运作缓慢,每天动几下,但是持续不断地在编织着,既是编织着孩子的性情和模样,也在编织着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模式。
每天一点点,看似慢,却不可逆转,编织,编织,编织!


多年之后,家长将会看到一张自己辛勤后的作品,看看布块上的图案是否满意,自己的技术是否得以实现意图构思?


我们想想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婴儿的时候,家长对婴儿无限柔情呢喃,2岁的时候,有时对于坏脾气的孩子恨不得想将它摔下去,6岁的时候,有时对于顽劣的儿童恨不得将他塞回肚子里,15岁的时候,亲子关系搞僵了的家长心生幻灭感,25岁的时候,有些孩子作奸犯科,新闻上不时看到父亲亲手大义灭亲的消息。


当然,这是不幸者的悲惨故事,你可以以为是极少数人的悲哀。可是,在在这些故事中,在这些成长和发展链条中,这些家长是如何一步步变为失望的呢?每个家庭都是一台纺织机,每天都在编织着自己的故事,编织着孩子的未来与彼此的亲子关系,到底是什么出了故障呢?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了,很缓慢,很缓慢,纺织机一天天工作着,每天只动几下,很慢,可惜进程却不可逆转,发现得早,发现的及时,还可以调整一下,发现的晚,图案已经走偏,修改太难。

编织,编织,编织!


我们都在辛勤地编织着与孩子的关系及家庭的故事,直到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会盘点,回顾这一路的,二十年后,这次第,怎一个叹息了得?


豫-小汐妈1206女 2017/09/25 12:48:37
感谢曾老师的文字引发的思考。
今后需要的能力,要在很早很早就编制到每日的生活中。
面对挫折的能力,对生命的爱惜,坚强的能力,坚持的精神,对新事物的尝试,都要一点点的编制进去。
昨天小汐在游乐场玩,有一个限目是,从杆子上往下滑。
在3米高的地方,有一个杆子,杆子和站台之间有30厘米的空隙。孩子要站在上面,把手伸过去抓住杆子,滑下来。
小汐在台子上一看那么高,不敢滑下。身边有很多7岁的男孩子玩的很开心,她也想加入,但是不敢下。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孩子这么胆小,我就在旁边吆喝,没事,用手抓住,直接就滑下来了,吆喝了有2分钟,孩子也不敢下,都快急哭了。
突然之间想起来曾老师教孩子打羽毛球,刚开始用扔的让孩子接触,还有一次游泳的突破。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给予孩子实际的帮助,而不是站着吆喝。
想到这里,我感觉爬上站台,带着小汐观察其他孩子是怎么滑的,看了2分钟,让小汐慢慢的探着身子用手摸杆子,我付这她一只胳膊,保证她的安全。再后来抱着孩子,让她贴到杆子上,慢慢的滑下。
一次一次耐心的陪了5分钟滑杆子,孩子就不用陪了。
后面自己就和比她大几岁的孩子们一起玩了。
今天看到曾老师的这个编制,我突然发现,在博思园3个月的学习下,自己带孩子的很多方面都会思考了,也会想办法帮孩子一把,扶孩子一程。而不是站在一边只动嘴吆喝了。
感谢曾老师的带领,在博思园不只孩子受益,自己在陪伴中,也成长了很多。


京-壳壳妈1703女 2017/09/25 10:57:48
曾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您,大概半个月前因为生病怕传染孩子,就停止亲喂母乳,吸出来用奶瓶喝。现在孩子6个月只认奶瓶了,即使晚上她迷糊的时候亲喂也是拒绝的。我应该改变现状么,还是就顺其自然,继续奶瓶哺乳呢?


曾老师 2017/09/25 11:45:45

京-壳壳妈,你好!两条路都行。

1、母乳喂养,据说是有一定的好处,可是并不意味着喝奶粉长大的孩子长大之后,感冒了,胃痛了,考不上清华大学了都与喝奶粉有关。母乳是有好处,但离开了它,用其他方式也照样可以把孩子健康养大,毫无问题。当然,尽量买放心的奶粉吧。这一点,事在人为,在互联网的今天,弄到放心的奶粉是肯定能做到的。决定人生成败的,并不在于母乳还是奶粉。在母乳喂养这个问题上,妈妈们不要被铺天盖地的宣传搞得压力过大了,这个问题在养育孩子的漫长道路上,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何况,你的问题还不是吃不上母乳,而是孩子习惯了奶嘴,因为吸吮比较均匀快速。


2、现在六个月大,想要孩子重新接受母乳亲喂,也不是做不到,狠下心来,坚持几天,绝不退缩,也是能够让孩子重新接受的。婴儿比较简单,饥饿了,就会本能驱动地寻找食物。不过,你假如被孩子激烈的态度狙退过的话,孩子的抵抗就会更强烈,你的难度也就加大了,双方的强弱进退是动态的。你现在一定要孩子接受亲喂,是做得到的。想想办法,具体的,可以参考我11年前的育子笔记中,关于如何与孩子在睡觉问题上坚持较量的片段,也许可以找到启发。

希望这些意见对你会有帮助!谢谢!

京-壳壳妈1703女 2017/09/25 11:50:23
@曾老师 谢谢您的指导,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08: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10-6 08:46 编辑

【按钮操作说明书】2017-10-01

曾老师 2017/10/01 22:59:36

小瀚已经快50天了,目前睡觉的时间在减少,与世界互动的时间增加了,同时,白纸开始着色了。就像速度缓慢的针式打印机,在慢慢地一条一条地印染色块。

婴儿每天和环境中各种人物的互动方式,正在编织中。一开始,总是通过哭声来打交道。孩子哭,是一种信号,可能是饿了,拉便便了,身体不舒服了,这些信号需要家长来判断,并且给予正确的回应。可是,除了这些基本且正当的需求之外,孩子也会逐渐扩大哭声的这个呼应按钮的用法,这些用法是由家长定义的,或有心,或无意,总之,孩子的哭声是一种信号按钮,一开始,孩子使用这个按钮是一片纯真的,只是条件反射一般,用以告诉爸妈,我的基础需要。

可是,有些家长会给予不恰当的回应模式,比如用乞求和哀求的声调来哄孩子别哭,尽量满足孩子的全部需求,并且带着一些愧疚的心态时,这些家长的反应都会成为孩子的训练课程,教孩子如何使用哭声这个按钮,扩大这个按钮的功能。

在电影中,总是看到有些人这样的反应:1,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有些人不是想着如何应对,冷静地解决局面,而是木木地站在原地捂着耳朵大声惊叫,仿佛远古时期的猩猩,用尖叫声试图赶走威胁自己的动物;2,当遇到强者施加伤害时,他们用哀求的方式来乞求别人开恩放过自己,习惯于用居于下位的善良道德的力量去解决客观问题。心里想:你看,我两眼善良,语气哀求,一副无公害的弱者形象,都软弱到这样了,难道你还不放过我吗?你难道是恶魔吗?你有良心吗?这种做法其实是把道德作为精神武器对付敌方。(善良也是人间诸多脸谱之一种,每一种脸谱,包括道德的面具,其实背后都是一种策略。)

于是,在婴儿哭闹时,有些家长用居于下位的哀求姿态来乞求孩子停止哭泣,其实正在亲手培养孩子的主人角色,把自己变为奴仆的角色。家长当时的想法是自己为你做牛做马,一切都是为了你,辛苦劳累的要死,天可怜见,你如果继续变本加厉,不配合,那么在旁人看来,我是尽心尽力了,那么错就只能在你了,孩子,你可知晓这哀求语气背后的厉害呀?

可是,婴儿是没有良心的。他们的种种行为习惯,大多是被环境训练的结果,包括了接受错误的训练形成家长所不喜欢的模式。

于是,后来渐渐形成了孩子扩大了哭声这只按钮的功能和范围,围绕这一点衍生出许多策略,直到18岁以后。许多孩子与家长的互动模式,关系模式,都是这样一点点编织起来的。倒推追溯源头的话,无不在婴儿时期找到了环境诱因。

我敢保证,犯下愚蠢错误的家长全都是无心之失,因为谁会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呢?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惜,因为有些家长不晓得其中的利害,不晓得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无意中陷入了坑。

我想,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这个黑洞吞噬了许多星球,大部分人都不例外,只是,你以为自己会是例外罢了。唯有理性的思考,才能避免这些早已根深蒂固的土壤性的陷阱。思考它,质疑它,而后才能谈避开这些坑。
这个问题我想到了,看到了,三个月之后,将会在哭声上,开始和小瀚展开一番钢琴调音师的工作,通过正确的互动,来调整他的琴声,调整孩子对按钮的理解,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地使用按钮。

这很重要,一开始,父母们都要教会孩子看《按钮操作说明书》。

关于哭,以后会陆陆续续地继续漫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08: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10-6 08:50 编辑

【哭和按钮的关系】2017-10-02

曾老师 2017/10/02 18:01:27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育子的经验和思考,这些文字,都不代表唯一的正确路径,只是诸多路径中的其中一种版本。我分享自己的故事,希望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大家去思考这些课题背后的普遍原则,寻找属于自己的合适答案。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条件是诸多组合,千变万化的。而我的处理模式,仅是因应自己的条件来制定的,具体到其他的家庭,应该有许多参数需要灵活调整。不过,不管如何变化,思考并且找准里面的大原则应该是共同的要点所在。

希望各位旁观的读者能够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变通,获得最佳效果。

继续漫谈哭和按钮的关系。

谈一个例子:

我曾经有个学生,来我身边时是9岁。她挺尊重爸爸,觉得自己的爸爸很棒,但是坚决不喜欢妈妈,觉得妈妈不值得尊重。我认识她妈妈,觉得是挺爱孩子的,挺正常的一个人,为什么无法获得女儿的尊重呢?
后来,慢慢了解了这孩子的性格,公主毛病很重,常常不讲道理出牌,以自我为中心。自己做错了事情,惯用的逃避伎俩是,先主动大闹一场,大哭大闹耍泼,以攻为守。等待大人心疼和愧疚,然后坐地起价,反客为主,以此让大人不敢惩罚她,最终不了了之。

孩子的这些策略和毛病都是家长辛辛苦苦长期培训出来的,虽然那个教练有“爱”和“无心之失”两块道德挡箭牌,可是,挡箭也没用,因为后果是自负的,家长自作自受了。孩子成为了那样,接下去衍生的问题可就多了。
孩子自己做错了事情,动不动就哭,喜欢来个恶人先告状,真是一哭解千愁,这些策略,用在家里还行,家长忍着,假如用在外人面前,就会让人鄙视,继而渐渐矮化了自己的人格。有些家长太过“愚善”,还真以为对小孩子就得不问是非地哄,迁就,结果,父母做,孩子受。

经过长期的交流,了解到这个孩子从小就喜欢用哭作为武器来要挟家长的,家长也没什么好办法,弱点一早就被孩子锁定了,摆脱不了这个局面。

这个孩子后来的成长道路,因为父母的弱点,培养了孩子这种习惯性策略而吃了许多大亏。是的,一开始孩子看上去是赚了便宜,用不讲理的方式来占便宜,可是她在同学们的心中慢慢地失去了人格尊重,被别人看不起,结果长期被压制,抬不起头来,虽有一颗好胜的心,但逃不开丫头的命,为占小便宜而不要脸的人,必然人格矮化,不受尊重,她只能在群体中做跟屁虫了,结果自然学会了以谄媚,拍马溜须为生存策略。这样的损失该有多大啊!


我想,她的父母当初真没有想到,在孩子三岁之前的那些“爱和迁就”,会导致出后面一系列难以挽救的重大缺陷。


后来,我为了帮助这个孩子改正毛病,动用了不少心思,她和她的家长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精神上要承受不少阵痛。

这个例子只是随手举例而已,它跟婴儿时期的哭泣有关吗?真有关系的。因为,导致孩子出现一个问题的原因,背后往往有一种体系性的缺陷或漏洞,一个人看似在一个环节上出错,其实不然,认识上有整个盲区做背景的。

大家对比一下电影《蝴蝶效应》,细细追究一下源头,都很有意思。因此,人之初,慎乎始。任何一个当初不经意的行为,在未来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生态后果。

当我面对婴儿,或者儿童,常常觉得就像在未来30年穿越回来的,当你看尽了后面的故事,面对人之初,你将怎么做?

就以刚才例子中的那个小女孩为例,假如时光倒流,一直回溯到她一岁的时候,有人劝她的父母仔细思考一下,学习一下,他们会听劝吗?不会的,因为没有经验的教训,大多数人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所以,不管从前和将来,都一样有许多人看见了提醒的声音而懈怠。所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以上只是一些思考的碎片。

这里要表扬一下群里的深圳的洲洲妈,在夏令营结束时,我毫不客气地有话直说,建议他们夫妇俩对孩子的状况要刻不容缓地正视起来。一般的家长对于教育中的问题都是拖拖拉拉,并不觉得有刻不容缓的急迫性。让我惊讶的是,几天过后,他们夫妇真的采取了实际行动去解决问题了,这种行动力和执行力,以及有这样的认识水平,很了不起!

虽然现在听到她孩子起变化的好消息传来了,仍是初级阶段,可是,假如家长够重视,坚持执行,那么困难一定会被移除,问题也必然被解决。因为他们拥有了正视问题和持续推进这两个法宝,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又比如,刚才看到粤嘉妈说孩子中秋假期期间在老家也要执行羽毛球的课程,看到宣妈带孩子在机场候机时都要利用时间来阅读,这些瞬间所对应的认识和态度才是最可贵的,有了这种态度,事情何愁不成?

态度决定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14: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10-12 14:16 编辑

【安全感】2017-10-10

曾老师:


小瀚已经快两个月大了,和其他孩子一样,他喜欢洗澡。婴儿普遍是喜欢在水里的感觉。每天给他洗澡时,妈妈在浴室播放着动听的音乐,气氛挺惬意。

看到有些育子书上说,幼儿喜欢玩水,但是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感。这些年,安全感这个词又成了高频率的“政治正确”词汇了,搞得许多不明就里的家长神经紧张兮兮的,做什么事情生怕影响了孩子几十年后的安全感不足,生怕孩子成年之后做噩梦了就埋怨爸妈当初伤害了他们。老是这样想,这种远期的忧患就实在太吓人了,安全感这个名词很炫,正因为不精确,含糊,范围太广,所以很能唬人。

其实,大家放轻松一些,没那么严重。在婴幼儿洗澡时,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感,书中的意思指的是狭义的安全感,简单说,就是在婴幼儿洗澡的时候,大人要注意,不要让婴幼儿受到烫伤,溺水,摔倒之类的惊吓伤害,因为孩子很小的时候,一旦在某件事情上受伤害和惊吓了,很容易就用哭泣和挣扎来躲避此类场景,也就是说心里留下了阴影,于是就本能地拒绝。


比如说:几个月大的婴儿,洗澡的时候不小心因为水温过高而烫伤了,孩子就会痛哭。由于孩子年龄小,对他们刺激重大的事件往往记忆深刻。又由于幼儿还不会说话,理性程度接近零,无法好好沟通,所以婴幼儿对曾经遭受痛苦的场景是本能地反抗,下次就不配合,就闹。孩子小,家长无法沟通,不知道孩子怎么想的,通常只能妥协和顺从孩子,于是又造成了路径沉淀,对不喜欢的东西回避多了,就成为了日后的一个必须回避的坑了。

所以,书中劝大家在孩子幼小时要小心地避免受伤遇挫,主要是担心大部分家长不懂得如何巧妙地引导孩子,抚平挫折,大多数人因为无法引导,所以最好的办法干脆就是尽量避免吧。

还以孩子洗澡为例,如果孩子再洗澡时,家长小心,使得他们从来不会被烫伤,不会滑倒溺水,不会滑到摔伤,那么孩子自然就会对玩水的兴趣得以保持,所谓有安全感,就能换来该项目的低成本良性持续进行。仅此而已。


现在有许多家长对于安全感这三个字过于敬畏,一旦孩子有点伤害,脑海就联想想到了对几十年之后的他们没法交代,承担不起,于是就衍生了许多神经兮兮的行为来了。真的不必如此。

简单说一下:请家长们在大部分情况下,用狭义的范围来解释“安全感”,你再非要上纲上线的话,就是扯淡成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0: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大】2017-10-18

曾老师 2017/10/18 21:32:13

今天是19大开幕的日子,又一个重大的时间节点。我召集了全体学生一起观看了习近平主席今天三个多小时的报告,目的是让这些十多岁的孩子记得,以后谈起十九大,他们的脑海里是有现场直播的印象的。希望启蒙孩子们多关心政治时事。还好,这些孩子因为已经有了些基础,大多都能饶有兴致地观看,热烈提问,有说有笑。

十九大注定是不平凡的,会是历史上重要的时刻。这些十多岁的孩子们,此生重要的时光都将会生活在十九大的政策影响之下,就如同我们一提起“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观看十九大时,在座的学生中有一个是跟我一起观看了五年前的十八大开幕式的,那时候,习主席刚刚以主席的身份第一次讲话。。。。。。

希望家长们可以在有空时,都带孩子在网上看看十九大的记者招待会和两天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当选后的记者招待会讲话,这些画面留在孩子的心中,自然会有些与时代列车同步的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09: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10-22 10:49 编辑

【关于独立】2017-10-19

曾老师 2017/10/19 10:01:00

小瀚已经两个月大了,最近没怎么写他,一来是因为婴儿年龄小,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吃,事情不多。二来,受外婆的邀请,小瀚和妈妈去外婆家住一段时间,暂时还没回来深圳。所以,今天来谈谈小浩在弟弟和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的表现吧。

弟弟的到来,让小浩一夜之间当上了哥哥,这个角色令小浩很受用,一下子仿佛长大了,改变了心态。虽然他因此而大大减少了来自妈妈的关注,但是他适应的相当快,慢慢地也找到了自己的新定位。

妈妈和弟弟去外婆家之后,家里一下子空荡荡地安静,小哲姐姐跟同学们一起住在山庄,这些天,小浩下午跟着老师学习,晚上只有爸爸陪伴。这个局部的变化,相信给他的感受还是很强烈的。原本我们家的庭院每天都热热闹闹的,现在突然间安静了,加上一周前,深圳来了冷空气,秋意甚浓,我想,在小浩看来,家和庭院突然间增添了孤寂的滋味。我看在眼里,这是对小浩的一种锻炼,生活有一点变动,我们去感受它,适应它。童年时不同的经历对人生的成长大有好处,不必心疼孩子变得孤单,因为这只是很短暂的,下周开始,大伙儿回来了,又将重归往日秩序。

小浩从出生开始就是自己睡觉的,因为一直在锻炼他的独立性,有意地推动他独立,所以他也不粘爸爸,晚上睡觉和姐姐一个房间,从来不想和爸爸同床。可是,前几天姐姐去了山庄,晚上只有爸爸在家了,小浩提出了要到我的床上睡觉,我答应了。

其实,我的心里是很开心的,看着五岁的儿子在身边睡着了,真是可爱。

这样过了两天,到了第三天时,我想鼓励他适应家里空荡安静的状态,于是就温和地劝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去睡觉,并且告诉他,你知道爸爸就在隔壁房间的,有事情就过去找我。睡前的听故事,一切如旧。

小浩很懂事,很独立,他并没有坚持,自己听着故事,很快安然入睡了。

第二天清晨7点10分,他自己醒来,就悄悄地走过来爸爸的房间,看爸爸醒了没有。他轻轻地叫我一声,得到我的回应后,笑嘻嘻地飞快上床,钻进了被窝里。

他来到爸爸的被窝很开心。我想,在孩子的角度看来,清晨醒来,姐姐妈妈弟弟都不在,但是确定爸爸固定地在房间里,就是稳定性和安全感了。有爸爸在,是踏实的。

我陪他说了一会儿话,然后送他上幼儿园去了。

跟大家分享这一生活的小片段,不是为了强调家长应该像我那样不近人情,拒绝五岁儿子跟爸爸一起睡的请求,是不是跟孩子一起睡,这一点不是绝对的,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关键看家长教育思路的前后一致性,连贯性。
虽然我今天所举的例子不是最佳场景和事例,可是恰好碰上,差不多也沾边吧。今天的着落点在于,家长能否为了培养孩子的人格独立性,主动控制自己疼爱孩子的,不去逗弄孩子,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情感玩具,或者不把孩子当成自己爱的泛滥的泄洪口呢?事实上,这一点需要许多家长去反思的。

平时和孩子相处,到底怎么算是过分过度?重要的是:怎么才不“腻”?就像某种红烧肉,肥而不腻。理性地对孩子,既有正常的父母之爱,又有节制而不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我面对自己的孩子,常常想到《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就是这一句: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想,家长们应该对孩子有这个大爱,有自我节制的控制力,那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不是谁的玩物,尊重他,不可亵玩也。

群友反馈:
豫-萌萌妈-0502G 2017/10/19 10:55:30
太受用了,理性的教育!

京-毛妈(管理员) 2017/10/19 11:26:15

回想我自己的育儿过程,了解独立性的重要性并做到,真的很晚了,到现在还能观察到孩子身上的依赖心。在孩子很幼小甚至没有出生的时候,妈妈意识到独立的重要性,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京-毛妈(管理员) 2017/10/19 11:27:00
在此之前,我是笃信爱和自由,一度深深地沉浸在和孩子的二人世界里。虽然经常温习纪伯伦的《论孩子》,但并没有真的理解 孩子来自于你,但并非为你而来 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我虽然努力尊重孩子、给孩子探索的空间,但因为自己内心的需求,深深地和孩子链接在一起,在情感上互相依赖。自己在精神上不独立,更没有意识到独立对于孩子的重要性。等到孩子三岁以后,我自己好像突然从一场梦里醒来,想要开拓自己对外的世界,这时候看自己的孩子,就觉得他过于依赖我了。这种痕迹,到现在依旧能看到。好在读了曾老师的《人生转轨处》我自己成长了,逐渐从意识到行动都更独立了,孩子也在相应地变化。

京-毛妈(管理员) 2017/10/19 10:55:39
说实话,遇到曾老师,我觉得非常庆幸。在此之前,我是笃信爱和自由,一度深深地沉浸在和孩子的二人世界里。虽然经常温习纪伯伦的《论孩子》,但并没有真的理解 孩子来自于你,但并非为你而来 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我虽然努力尊重孩子、给孩子探索的空间,但因为自己内心的需求,深深地和孩子链接在一起,在情感上互相依赖。自己在精神上不独立,更没有意识到独立对于孩子的重要性。等到孩子三岁以后,我自己好像突然从一场梦里醒来,想要开拓自己对外的世界,这时候看自己的孩子,就觉得他过于依赖我了。这种痕迹,到现在依旧能看到。好在读了曾老师的《人生转轨处》我自己成长了,逐渐从意识到行动都更独立了,孩子也在相应地变化。

粤-嘉妈1302女 2017/10/19 11:00:54
其实这个问题我以前也反思过,不过一下就过去了没有深入去想。正好曾老师提到,自己可以深入去践行有节制的爱。作为妈妈,有一种天然的感情泛滥,对孩子各种粘腻,这种粘腻是有双面性的,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也会让孩子养成依赖的个性。而且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粘我们,是我们有需求去粘她,加之缺乏理性的节制,感情泛滥到一定程度,就不自觉去逗孩子了。其实那时自己是有感觉孩子对于这种玩笑是很不喜欢的。所以还是要学会辨证是自己的需求还是孩子的需求,如果是妈妈自己的需求就要节制住

京-毛妈(管理员) 2017/10/19 11:02:24
这中间也会经历一个矫枉过正的过程,现在有所缓和。最近在跟阿毛分床分房睡。其实这项“事业”进行过很多次了,是比较辛苦的过程。好多次将要成功的时候,自己一放松,带孩子出去旅行或者是老人过来了,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这个月我们就在解决分房睡的问题。前天晚上阿毛起来找我五次,五次都把他送回房间,一晚上我大概睡了两三个小时。昨天晚上减少成两次,今天早晨他早早醒过来,我也让他在我身边躺了一会儿,然后就起床了。想到在他刚出生,在医院,护士小姐劝我让孩子自己睡,否则要自找苦头吃的,我置若罔闻。后来真的吃尽苦头。

粤-嘉妈1302女 2017/10/19 11:08:08
阿毛现在多大了呀?我们也一直分床睡没成功。其中有一次是我自己看到孩子不在身边特别难受,好不容易克制住自己,却刚好碰到孩子做梦半夜醒了,窸窸窣窣过来我们房间爬上床,尽量不吵醒我。看到她这么懂事又可怜的样子我就放弃了。其实那一次如果第二天接着让她一人睡应该是可以成功的。怪在自己没有节制的爱,也没有分清自己的需求还是孩子的需求,或者即使分清了,还是做了自己情绪的奴隶@京-毛妈(管理员)

京-毛妈(管理员) 2017/10/19 11:08:23
我还有一个朋友是英语老师,她女儿13岁,会五国语言,明年就自己出国去读书了。14岁出国去读书,第一次了解到的时候,我也觉得不可思议,可是了解了她养育女儿的过程,亲眼见到了这个13岁的女孩子,和她相处过,就会相信她真的可以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务,并抵御不良价值观的侵袭。我这个朋友说,孩子学会的第一句话是:起来。第二句话是:自己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妈妈和孩子一起变得越来越独立。

粤-嘉妈1302女 2017/10/19 11:11:29
那跟嘉嘉差不多年龄。其实育儿的过程实际上是完善自己的过程,自己都不独立很难培养出独立的孩子。反省之!

京-毛妈(管理员) 2017/10/19 11:12:55
5.5周岁,大一岁。

京-毛妈(管理员) 2017/10/19 11:22:32
关于独立,我最近的思考:如果像剥洋葱一样的话,第一层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二层是从思想上不依赖于任何人,靠自己;第三层是,培养自己,让自己做到有能力排除一切困难,全力支持自己;第四层是,想以前不敢想的事,做不敢做的事。

京-毛妈(管理员) 2017/10/19 11:30:12
对于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家长可以做前三层,对应的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参与家务;给孩子灌输独立的思想,可以是对话,可以讲故事,可以做电影赏析;做各种项目的训练,让孩子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发现现在做不到的事情,只要坚持训练就可以做到。

京-毛妈(管理员) 2017/10/19 11:31:37
这样分析下来,就可以看到曾老师的网校课程体系里面所包含的这方面的营养了。


京-毛妈(管理员) 2017/10/19 12:15:15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个就是不管多大多小的事,自己能做的尽量不要麻烦别人。比如,养孩子。自己能做的切莫借手老人,如果我们觉得给孩子穿衣之类的小事不重要让老人去做吧,我下班回家需要休息。很可能后面就会对更多的事情放手,因为身体的舒适会让人产生依赖心。而如果你能做的都自己做,身体就会习惯这种劳动强度,让你能做更多的事。@豫-小汐妈1206女

京-毛妈(管理员) 2017/10/19 12:28:26
思想上不依赖任何人。是说,从心里就清楚能为自己负责的只有自己,一切靠自己。在生活中,时常用这条标准来检视自己。比如孩子闹腾,心情不好,这时候其实要问问自己,为什么我的心情被孩子的行为左右?我可不可以为自己负责?我怎样才能做到为自己的心情负责?如果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就要去想,我自己能为我的生活改善做些什么?如果觉得自己周末想去看电影,可是没有人可以帮着带孩子,那么这时不是自怜,而是想想我有哪些方式可以既能照顾到孩子又让自己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15: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7-10-22 16:20 编辑

如何引导孩子的趣味方向】2017-10-19

曾老师 2017/10/19 22:04:53

跟大家分享如何引导孩子的趣味方向。

暑假夏令营期间,深圳洲洲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形成在学校这样讲话的风格,还有许多家长都在问,我的孩子怎么形成这样或者那样的习惯?其实,假如有一台全天候录像的设备可以回放的话,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我们不知道孩子身上的特点是哪里来的,其实只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判断数据,而并非数据不曾存在。

就拿五岁的小浩现在喜欢看电影这回事来举例吧。


小浩会喜欢观看什么类型的电影和动画片呢?这取决于他童年生活环境中的诱因。在孩子3—7岁期间,他的玩伴们在看什么,对他就是一个引导点,一般来说,孩子很容易受到年龄比自己大的孩子的审美趣味影响。知道这一点道理的话,我就注意三点:1,不让那些审美趣味不符的孩子来跟小浩一起看动画,免得小浩受到这些孩子的影响。2,小浩有个小哲姐姐做引导者,而小哲看电影和听音乐的口味我完全放心,小浩是姐姐的跟屁虫,所以姐姐看什么,小浩就会喜欢什么。有小哲姐姐做导航员,我引导的空间可以大了。3,家长自身经常看什么类型的电影,假如爸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正面的,孩子崇拜爸妈,就会虚心模仿谁,所以我家的氛围对孩子成长有利。


围绕以上几点原则,具体的做法是:



1、在小浩4岁之前,他观看的动画片全部是硬盘上选择的,不能让他学会从网上随意点播动画片,于是他的观看口味被引导在一些我觉得不错的动画片上,这是原始口味的定调。

2、当小浩具有的一定得基础之后,到了4岁半时,我开始利用小屁孩喜欢和大哥哥大姐姐们凑在一起,喜欢模仿大哥哥大姐姐的心理,我在周末和博思园的学生们观看电影时,故意邀请小浩偶尔参加半个小时。小屁孩会因为自己被破格提拔,能够跟大哥哥们同台观看而兴奋,荣幸,这样的场合下一起看电影,孩子就会非常珍惜,同时,所看的任何一部电影,都会被小浩津津乐道,并且以后不断地要求重看,百看不厌,这样,他的口味就会被进一步导向。不管是放牛班的春天,还是阿甘正传,任何一种题材的电影小浩都如饥似渴。五花八门,他都认真吸收,不知不觉,孩子就会喜欢上看美国类型的电影,由于喜欢电影和渴望电影了,电影就成为了一个信息输入的框,可以给五岁的孩子,这块效率最高的海绵提供源源不断的社会信息。并且帮助他的兴趣口味接受了这种形式的信息交流,爱看电影,爱看爸爸和姐姐推荐的电影。一旦孩子把看电影当做是一种破格提拔的乐趣,当做是值得珍惜的机会,那么他的吸收原力将会很强,对信息的吸收效率会很高。一旦这种模式被确立了,剩下的教育与传输就很好办了。


3、现在小浩每天在许多边角料时间都要求看电影,我就会装作特许他看半个小时的样子,给他一些我认为还不错的电影片段给他看,比如:神奇飞书,伴我高飞,阿甘正传等等,除了恐怖血腥的电影之外,很多题材都可以让他看,他从中吸收一些星星点点的画面就行了,只要他认真看,由得他吸收到什么,任何碎片都有养分。



4、以后,等到小浩上一年级时,由于他对世界上优秀的纪录片和电影已经见多识广,那么他就不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去看那些幼稚的低劣的动画片了,因为人的鉴赏品味是只能向上,而不愿意向下低头的,享受惯了高级快乐的人,是不会愿意沉迷与低级快乐的。趣味的类型,就形成了孩子早年的自我身份属性。当小浩在六岁之前就打下了这些基础,7岁以后我就放心他跟同学们一起玩也不大会向下靠拢了。当然,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不断地强化他看这些书和电影和纪录片的优越感,让他和别人比较时,具有顽固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这是辅助元素。

这样做的好处,就在孩子9岁之前,大大拓展了他的信息来源的广度,不仅仅是给孩子看动画片和漫画,小浩还同样喜欢各种纪录片和成年人看的电影,那么当他7--10岁时,与同龄人相比,他的信息渠道就会比别人宽广很多,这已经获得了信息优势了。另外,他对好的电影就具备了一种固化的口味,当其他孩子一看到这一类型的电影就躲开时,小浩则欢欢喜喜地如同看见熟悉的老朋友了,这一点具有持久的发展优势。


就好像我从小哲9岁开始让她不断地接触和背诵一下哲学的书籍段落,自然会令她以后对哲学书籍的行文风格具有亲近感,这是为未来埋下的信息类型粘性的伏笔。


以上这些思路,扩大去看,就能明白每个孩子之所以呈现为现在的样子,都是有一系列前因的。如果你启动的早,做的正确,就能给孩子打好基础,后面的教育道路就好走多了。

零零碎碎,敲了一堆文字,不成篇章,供大家斧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1: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泳】2017-11-6

曾老师  2017-11-6 10:58:24

小瀚从外婆家回来深圳了,刚开始几天还不适应自己家,又难免有几天的波动。
小瀚的体重增长比较快,现在已经14.5斤左右了,胖嘟嘟的。他比小浩哥哥同月龄时体重增加了两斤,块头要大不少。
现在小瀚不再是整天睡觉,醒着和大人的交流明显增加了,眼睛开始亮晶晶的,表情也比较丰富。嘴巴时不时丫丫几句,表现出与人交流互动的愿望。
婴儿天然的喜欢水,据说是留恋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前天开始,让小瀚每天下午带着游泳圈游泳,泡在温水里,他很开心。以前他的姐姐和哥哥在出生后几天就开始游泳了,不过,早一点游泳和晚一点游泳,我觉得没什么差别,不必太在意。
深圳现在的天气稍有秋意,不冷,家里游泳的条件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11-23 10:19 , Processed in 0.0909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